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肺癌

肺癌別名:支氣管癌

肺癌 的檢查:

糖鏈抗原50 組織多肽抗原(TPA) 端粒酶 p53基因檢測 C-myc基因(C-myc) 多藥耐藥(MDR)基因檢測 胸部MRI 血漿游離皮質醇 蛋白質類腫瘤標志物檢測 全身顯像 糖鏈抗原242 K-ras基因檢測(K-ras,p21) 糖鏈抗原72-4 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 血清醛縮酶同工酶 細胞角質蛋白19片段 血卟啉霧化吸入試驗 腫瘤斷層顯象 α2-妊娠相關蛋白 痰液的一般性狀檢查 電子支氣管鏡檢查 骨膠素(CY211) 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 堿性磷酸酶(ALP,AKP) 角質蛋白19片段(CYFRA21-1) 痰液顯微鏡檢查 一般攝片檢查 胸部CT檢查 癌抗原15-3(CA15-3) 癌抗原50(CA50) 痰液細胞學檢查 痰液病原體檢查 腦脊液細胞計數(CST) 降鈣素(CT) 癌胚抗原(CEA) 尿鉻(Cr)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 血清鎘(Cd)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腫瘤基因P53抗體(P53-AB) 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 胸部平片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p16基因檢測(MTS)

1.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簡便易行,但陽性檢出率不過50%~80%,且存在1%~2%的假陽性。此方法適合于在高危人群中進行普查,以及肺內孤立影或是原因不明咯血之確診。
2.經皮肺穿刺細胞學檢查 適應于外周型病變且由于種種原因不適于開胸病例,其他方法又未能確立組織學診斷。目前傾向與CT結合用細針,操作較安全,并發癥較少。陽性率在惡性腫瘤中為74%~96%,良性腫瘤則較低50%~74%。并發癥有氣胸20%~35%(其中約1/4需處理),小量咯血3%,發熱1.3%,空氣栓塞0.5%,針道種植0.02%。胸外科因具備胸腔鏡檢、開胸探查等手段,應用較少。
3.胸腔穿刺細胞學檢查 懷疑或確診為肺癌的病人,可能會有胸腔積液或胸膜播散轉移,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積液的細胞分析可明確分期,對于某些病例,還可提供診斷依據。對于伴有胸腔積液的肺癌來說,支氣管肺腺癌有最高的檢出率,其細胞學診斷的陽性率達40%~75%。如果穿刺獲得的胸腔積液細胞學分析不能做出診斷,可考慮選擇進一步的檢查手段,如胸腔鏡等。
4.斜角肌和鎖骨上淋巴結活檢 對于肺癌病人,常規活檢不可捫及的斜角肌或鎖骨上淋巴結,很少發現轉移,可捫及鎖骨上淋巴結的病人,診斷率近乎90%?;顧z術偶見氣胸、大出血等并發癥,即便很少有并發癥,對于在斜角肌或鎖骨上可觸及淋巴結的病例,目前提倡應行FNAB(細針抽吸活組織檢查),而保留淋巴結的手術活檢。常規組織學和適當的免疫組化檢查有助于細胞分型的診斷。
5.血清腫瘤標志 已發現很多種與肺癌有關的血清腫瘤標志,這些標志物可能提示致癌因素增強,或“解毒”某些致癌原的程度。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可能成為腫瘤分期和預后分析的有價值的指標,并可用于評價治療效果。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必須綜合其他檢查結果,不能單獨用于診斷癌癥。
6.單克隆抗體掃描 采用單克隆抗體普查、診斷和分期是目前的一個試驗領域,用放射物質標記的抗癌胚抗原MoAb的免疫熒光影像已有報告,目前一般采用的是111In或99Tc做標記,分別有73%的原發腫瘤和90%的繼發腫瘤吸收放射性標記的抗體,抗體的吸收還受腫瘤大小和部位的影像。
1.X線診斷 為診斷肺癌最常用之手段,其陽性檢出率可達90%以上。肺癌較早期的X線表現有:①孤立性球形陰影或不規則小片浸潤;②透視下深吸氣時單側性通氣差,縱隔輕度移向患側;③呼氣相時出現局限性肺氣腫;④深呼吸時出現縱隔擺動;⑤如肺癌進展堵塞段或葉支氣管,則堵塞部遠端氣體逐漸吸收出現節段不張,這種不張部如并發感染則形成肺炎或肺膿腫。較晚期肺癌可見:肺野或肺門巨大腫物結節,無鈣化,分葉狀,密度一般均勻,邊緣有毛刺、周邊血管紋理扭曲,有時中心液化,出現厚壁、偏心、內壁凹凸不平的空洞。倍增時間短,當腫物堵塞葉或總支氣管出現肺葉或全肺不張,胸膜受累時可見大量胸液,胸壁受侵時可見肋骨破壞。
2.CT檢查 在肺癌的診斷與分期方面,CT檢查是最有價值的無創檢查手段。CT可發現腫瘤所在的部位和累積范圍,也可大致區分其良、惡性。以往認為鈣化是良性病變的影像學特征,但在<3cm的肺陰影中,7%的惡性腫瘤也有鈣化。CT還可以清晰顯示肺門、縱隔、胸壁和胸膜浸潤,用于肺癌的分期。腹部CT對于觀察腹內諸臟器如肝、腎、腎上腺等有無轉移非常有幫助。
3. 磁共振(MRI) MRI在肺癌的診斷和分期方面有一定價值,其優點在于可以在矢狀和冠狀平面顯示縱隔的解剖,無需造影清晰地顯示中心型腫瘤與周圍臟器血管的關系,從而判斷腫瘤是否侵犯了血管或壓迫包繞血管,如超過周徑的1/2,切除有困難,如超過周徑的3/4則不必手術檢查。腫瘤外侵及軟組織時MRI也能清晰顯示,對肺上溝瘤的評估最有價值。在檢查肺門和縱隔淋巴結方面,MRI與CT相似,可清晰顯示腫大的淋巴結,但特異性較差。
4.支氣管鏡檢查 陽性檢出率達60%~80%,一般可觀察到4~5級支氣管的改變如腫物、狹窄、潰瘍等,并進行涂刷細胞學,咬取活檢,局部灌洗等。這種檢查,一般比較安全,也有報告9%~29%活檢后并發出血。遇見疑似類癌并直觀血運豐富的腫瘤應謹慎從事,最好避免活檢創傷。
5. ECT檢查 ECT骨顯像比普通X線片提早3~6個月發現病灶,可以較早地發現骨轉移灶。如病變已達中期骨病灶部脫鈣達其含量的30%~50%以上,X線片與骨顯像都有陽性發現,如病灶部成骨反應靜止,代謝不活躍,則骨顯像為陰性X線片為陽性,二者互補,可以提高診斷率。
6.縱隔鏡檢查 當CT可見氣管前、旁及隆突下等(2,4,7)組淋巴結腫大時應全麻下行縱隔鏡檢查。在胸骨上凹部做橫切口,鈍性分離頸前軟組織到達氣管前間隙,鈍性游離出氣管前通道,置入觀察鏡緩慢通過無名動脈之后方,觀察氣管旁、氣管支氣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位的腫大淋巴結,用特制活檢鉗解剖剝離取得活組織。臨床資料顯示總的陽性率39%,死亡率約占0.04%,1.2%發生并發癥如氣胸、喉返神經麻痹、出血、發熱等。
7.PET檢查 全身正電子發射體層像(PET)可以發現意料不到的胸外轉移灶,能夠使術前定期更為精確。胸外轉移病例中無假陽性率,但是在縱隔內肉芽腫或其他炎性淋巴結病變中PET檢查有假陽性發現需經細胞學或活檢證實。

 

推薦藥店

同仁堂

肺癌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肺癌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肺癌找醫生

更多 >
  • 侯慧玲 侯慧玲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
    呼吸內科
  • 龐偉華 龐偉華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中醫科
  • 趙進明 趙進明 0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心胸外科
  • 胡佳心 胡佳心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心血管內科
  • 王春泉 王春泉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放療、化療科
  • 翟艷輝 翟艷輝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呼吸內科

肺癌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