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網 > 甲亢 > 甲亢診治 > 治療 > 如何預防與處置抗甲狀腺藥物的副作用?

如何預防與處置抗甲狀腺藥物的副作用?

2018-12-12 來源:一附院內分泌科  標簽: 掌上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抗甲狀腺藥物的不良反應是臨床醫生必需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它不僅關乎用藥安全,也直接影響臨床療效,許多病人就是因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不恰當地減停藥物、縮短療程而導致甲亢久治不愈或愈后復發。

抗甲狀腺藥物不良反應總體發生率大約在5%,主要是白細胞減少,其次是肝臟損害和藥物性皮疹,少數病人甚至會因為嚴重粒細胞缺乏、剝脫性皮炎而危及生命。臨床常用的抗甲狀腺藥物是甲硫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兩者都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及肝功異常,相比而言,甲硫咪唑主要引起膽汁淤積性黃疸,且有劑量依賴性的特點;而丙硫氧嘧啶主要為肝細胞損害,無劑量依賴性(有點類似于過敏反應),偶而還可引起致命性的急性肝壞死和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AC)相關性血管炎。

抗甲狀腺藥物的不良反應是臨床醫生必需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它不僅關乎用藥安全,也直接影響臨床療效,許多病人就是因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不恰當地減停藥物、縮短療程而導致甲亢久治不愈或愈后復發。為了有效防范抗甲狀腺藥物的副作用,臨床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選擇藥物

從安全性上考慮,除了妊娠早期甲亢以及甲亢危象病人以外,盡可能選擇副作用相對較小、安全性相對較高的甲硫咪唑。

2.密切檢測血常規及肝功能

在用藥之前以及用藥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血常規及肝功,之所以要求用藥之前就要做這些檢查,是因為Graves甲亢由于自身免疫紊亂本身就可以導致肝臟損害及白細胞減少,通過將用藥前后的化驗指標進行對比,有助于鑒別問題究竟是藥物因素所致還是甲亢本身使然。由于ATD的副作用大多發生在剛開始用藥的2~3月,故應加強此間的檢測頻率,特別是在剛開始用藥最初的半個月,最好能每周兩次化驗血常規及肝功,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

3.酌情妥善處理藥物副作用

根據不良反應的程度,可分為輕微型和嚴重型。

輕微的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略微減少或輕度肝功能異常、皮疹、瘙癢、胃腸道不適等,多為一過性,可以采取升白細胞、保肝、抗過敏等對癥治療,必要時還可以加用糖皮質激素或更換抗甲狀腺藥物,一般不需要停藥。

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粒細胞缺乏癥、急性肝壞死、剝脫性皮炎、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ANCA)陽性小血管炎等,這類病人必須立即停用抗甲狀腺藥物,采取積極的搶救措施。待病情穩定后,改用放射性131碘或手術治療。

總之,只要能做到:遠離甲亢誘因,規范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有效防范抗甲狀腺藥物的副作用,治愈甲亢就不再困難。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