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網 > 心胸外科頻道 > 疾病分類 > 胸部創傷 > 重癥肌無力病要怎么治療好?

重癥肌無力病要怎么治療好?

2018-03-15 來源:健客社區  標簽: 掌上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大氣下陷之肌無力危象應及時采取搶救措施。加強吸氧、吸痰、鼻飼中藥,辨證使用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點舌以及其他中成藥除痰、保留灌腸等。
重癥肌無力(MG)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無力和易疲勞,活動后癥狀加重,經休息后癥狀減輕?;疾÷蕿?7~150/100萬,年發病率為4~11/100萬。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約3:2,各年齡段均有發病,兒童1~5歲居多。
 
病因
 
重癥肌無力的發病原因分兩大類,一類是先天遺傳性,極少見,與自身免疫無關;第二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見。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普遍認為與感染、藥物、環境因素有關。同時重癥肌無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發胸腺瘤。
 
臨床表現
 
重癥肌無力發病初期患者往往感到眼或肢體酸脹不適,或視物模糊,容易疲勞,天氣炎熱或月經來潮時疲乏加重。隨著病情發展,骨骼肌明顯疲乏無力,顯著特點是肌無力于下午或傍晚勞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減輕,此種現象稱之為“晨輕暮重”。
 
1.重癥肌無力患者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癥狀
 
(1)眼皮下垂、視力模糊、復視、斜視、眼球轉動不靈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講話大舌頭、構音困難,常伴鼻音。
 
(3)咀嚼無力、飲水嗆咳、吞咽困難。
 
(4)頸軟、抬頭困難,轉頸、聳肩無力。
 
(5)抬臂、梳頭、上樓梯、下蹲、上車困難。
 
重癥肌無力中醫樣辨證施治?
 
重癥肌無力在中醫屬于“痿證”范疇。中醫治療講究整體和辨證,對重癥肌無力等疑難雜癥的療效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公認。中醫認為,痿證病變部位在筋脈肌肉,基本病機為氣血、精髓虧損,不能濡養肌肉筋脈,久病脈絡瘀阻是發病的關鍵。治療上以扶正補虛為主。病因與血管病變、病毒感染、人體免疫功能受損有密切關系,病毒感染、免疫受損后血管微循環出現障礙,導致人體血液對皮膚、神經元、肌纖維等的支持和供養功能受損,上述組織、系統的細胞結構病變甚至壞死,功能病變,引發肢體肌無力、肌疼痛等癥狀。因此要根治以上疾病,必須能夠徹底改善血運,消炎、有效激活和修復壞死細胞和組織。
 
1.脾胃虛損眼瞼下垂,四肢痿軟乏力,納差,便溏,舌淡紅而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弱。
 
2.脾胃虛損之兼證兼肝血不足者,復視、斜視明顯。兼腎虛者,抬頸無力,腰背酸軟,陰虛者,口干咽燥;陽虛者,夜尿多。兼心血不足者,心悸,失眠,夜寐多夢。兼胃陰虛者,口干,苔剝。兼痰濕壅肺者,胸悶、氣促。兼濕者,苔白厚或白濁。兼痰者,咳嗽痰粘。兼瘀者,舌暗紅,尖邊有瘀點、瘀斑,脈澀。兼外邪者,鼻塞流涕,喉癢咽痛,脈浮等。
 
3.大氣下陷癥見呼吸困難、痰涎壅盛、氣息將停、危在頃刻等肌無力危象。對于本病的治療,根據‘“虛則補之”、“損者益之”之旨,當以補脾益損、升陽舉陷為治療大法。此外,本病畢竟有先天不足,精血虛損;況且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血相生,故亦應兼顧養血益精以固腎。至于肌無力危象,則以標證為主要矛盾,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對于兼證的處理,則可隨證加減,靈活變通。

常用方藥如下:
 
脾胃虛損補脾益損,主要藥物有黃芪、黨參、白術、當歸、陳皮、五鳳龍、甘草等。
 
2.兼證的處理肝血不足加枸杞子、首烏、黃精、雞血藤。腎虛加菟絲子、桑椹子,陽虛明顯加巴戟、肉蓯蓉、淫羊藿;陰虛明顯加山萸肉,或加服六味地黃丸。心血不足加熟棗仁、夜交藤。胃陰虛黨參易太子參,加金釵石斛。痰濕壅肺加橘絡、百部、紫菀。兼濕加苡仁、茯苓。兼痰加浙貝母。兼瘀加丹參。兼外邪一般用輕劑之補中益氣湯,酌加桑葉、豨薟草、千層紙、浙貝等。
 
3.大氣下陷之肌無力危象應及時采取搶救措施。加強吸氧、吸痰、鼻飼中藥,辨證使用蘇合香丸安宮牛黃丸點舌以及其他中成藥除痰、保留灌腸等。
 
中醫講辨證施治,以上藥方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
 
有健康問題?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