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別名:法沙吉爾氏神經痛

(一)治療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原則:應在明確診斷后,首選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無效后方選用非藥物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必須正規,當藥物治療無效或僅部分有效時,必須重新考慮診斷是否正確。如果診斷正確、用藥方法得當或藥物毒副作用大,則可改用其他藥;如多種藥物治療仍無效,方考慮非藥物治療。
(1)卡馬西平:1962年Blom首先報道運用卡馬西平治療面部疼痛??R西平是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首選藥物。其機制是降低脊髓三叉神經核的神經元對刺激的反應。初服200mg,1~2次/d,癥狀不能控制時,每天增加100mg,直至疼痛緩解或出現不良反應。每天最大劑量為1000~1600mg。不良反應約見于30%的病例,某些為劑量依賴性,如:頭暈、嗜睡、眼球震顫等;另一些為非劑量依賴性,如藥物性肝炎、骨髓抑制、低鈉血癥、充血性心力衰竭、皮疹等,孕婦忌用。周期性監測血象非常必要,開始2個月每周1次,以后每年4次。劑量調整主要依靠臨床癥狀的緩解程度和是否出現不良反應,血藥濃度測定沒有幫助。
(2)苯妥英鈉:1942年Bergouignan首先運用苯妥英鈉治療面部疼痛。其機制可能也是降低脊髓三叉神經核的神經元對刺激的反應。目前僅用于復發或不能耐受卡馬西平的病例,200~500mg/d。與抗癲癇治療不同,血藥濃度與疼痛控制的效果不相關。不良反應有皮疹、肝臟損害、骨髓抑制等。
(3)七葉蓮:為木通科野木瓜屬又名假荔枝的一種草藥。止痛療效達60%左右??诜?,每次0.4g,4次/d。無嚴重不良反應,少數可有口干、中上腹不適、食欲減退、輕微頭昏等,停藥后可恢復。與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合用可提高療效。
(4)巴氯芬:為氨酪酸(GABA)的衍生物。作用機制可能是在氨酪酸(GABA)受體突觸前與之結合,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抑制單突觸反射和多突觸反射,緩解痙攣狀態。5mg/次,3次/d。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皮疹、頭昏、嗜睡、肝功能影響、誘發癲癇等。
2.理療:可用間動電(疏密波)療法或旋磁療法。也可用激光療法,采用氮氖激光照射半月神經節。
3.中醫針刺療法:
①體針。三叉神經第一支疼痛可針刺患側太陽、頭維等穴;第二支痛可針刺四白、下關、顴髎等穴;第三支痛可針刺頰車、承漿等穴,可配合谷。
②耳針。取穴上頜、下頜、神門等。
4.神經阻滯療法:當藥物治療無效或有不良反應時,而疼痛嚴重者可行神經阻滯療法。最常用的注射藥物為無水酒精。三叉神經半月節或周圍支,因感覺神經受破壞而止痛。療效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但易復發。
5.射頻電流經皮選擇性熱凝術:該術優點為可選擇性破壞三叉神經的痛覺纖維,而基本上不損害觸覺纖維。近期療效尚可,但容易復發。一般做1~2次,間隔1~2天。
6.手術治療
(1)微血管減壓手術:Dandy首先認為三叉神經痛與血管壓迫有關。1959年Gardner和Miklos首先行血管減壓手術,用可吸收的吸收性明膠海綿(明膠海綿)將三叉神經根與血管分隔,取得良好效果。1967年Jennetta進一步證實了Dandy的發現,他采用顯微神經外科技術行三叉神經痛血管減壓手術,并將微血管減壓手術的方法推廣至其他腦神經疾病,如面肌痙攣、痙攣性斜頸、舌咽神經痛、頑固性眩暈、耳鳴和原發性高血壓病等。
適應證:
①藥物或經皮穿刺治療失敗的病例;
②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療后出現的面部麻木的病例;
③三叉神經第1支疼痛的病例;
④病人一般狀況較好,無嚴重器質性病變,能耐受手術;
⑤排除多發性硬化或小腦腦橋角腫瘤等病變。
(2)經皮穿刺射頻毀損術:1932年Kirschner首先報道經皮穿刺射頻毀損三叉神經節的方法,以后White和Sweet等(1969)規范了此治療方法,并加以改進。治療機制主要根據Letcher-Goldring的研究發現:即相對于傳導觸覺的A-alpha和A-beta類纖維,傳導痛覺的A-delta和C類纖維的動作電位可被較低的溫度所阻斷。射頻治療通過應用合適的溫度可選擇性地毀損三叉神經A-delta和C類纖維,治療疼痛,而保存面部觸覺。
適應證:
①藥物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藥物不良反應者;
②高齡或一般情況差,不能耐受開顱手術者;
③合并多發性硬化的病例。
(3)γ-刀放射外科治療:1970年Leksell等應用γ-刀毀損三叉神經感覺神經根,治療三叉神經痛。他們運用X線定位,靶點采用三叉神經節,治療后復發率高。1993年Hakanson和Lindquist等報道選擇三叉神經接近腦橋的神經根的位置作為靶點,取得較好的療效。近來Lunsford和Kondziolka報道了運用高磁場的MRI定位,治療80例三叉神經痛的最初經驗。
適應證:
①藥物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藥物不良反應者;
②其他治療無效或復發者;
③合并多發性硬化者;
④身體情況差或年邁不能耐受手術或不能因手術而停用某些藥物(如抗凝劑)治療者。
(4)其他手術: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治療方法除上述外,還有一些經皮穿刺技術的方法也在應用。如經皮穿刺三叉神經球囊壓迫治療(近期疼痛緩解率93%,復發率21%,并發癥1.7%)、經皮穿刺神經節后甘油注射治療(近期疼痛緩解率91%,復發率54%,并發癥1%)和經皮穿刺慢性電刺激治療等。而一些以往采用的破壞性手術,由于療效差、復發率高、損傷大,現已較少采用,如神經節減壓手術、部分神經切斷術和神經節切除術等。
(二)預后
雖然微血管減壓可使95%~98%的三叉神經痛得到緩解,但是仍有一些病人術后無效或復發,經再次手術探查。??梢娤铝性颍?br /> ①微血管減壓不完全或有遺漏;
②襯墊物如吸收性明膠海綿、肌肉等吸收或移位;
③襯墊物壓迫或引起瘢痕壓迫;
④新的血管壓迫,如動脈(特別是粥樣硬化者)或靜脈再通或側支形成;
⑤無明確原因。一般講,術后早期復發或新開展這項手術缺乏經驗者,以第一種原因多見。如在術后1年以上復發,則其他幾種原因均有可能。
對復發三叉神經痛的處理,迄今無統一意見。有主張積極再手術探查,有主張改用藥物或半月節毀損治療等。應根據分析不同的可能原因、復發發生的時間、病人的年齡和全身狀態等綜合考慮。下列情況,應再次手術探查:
①術后近期(3個月)發生;
②不能排除手術技術因素;
③病人全身情況良好,能耐受手術。再次手術探查時,除根據不同原因給予相應處理外,對無明確原因者,可作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

 

推薦藥店

同仁堂

三叉神經痛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三叉神經痛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三叉神經痛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三叉神經痛找醫生

更多 >
  • 張志強 張志強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腦外科
  • 隋立森 隋立森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腦外科
  • 倪家驤 倪家驤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
    疼痛???/span>
  • 楊立強 楊立強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
    疼痛???/span>
  • 武百山 武百山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
    疼痛???/span>
  • 岳劍寧 岳劍寧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
    疼痛???/span>
  • 劉阿力 劉阿力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特需病房
  • 陳革 陳革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
    神經外科

三叉神經痛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