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腫瘤科   >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別名:網狀細胞肉瘤

(一)治療
對于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患者的治療,主要有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手術治療。據調查,對于PCNSL患者只進行手術治療,預后和生存率并沒有改善,故目前僅限于定向性診斷,和頑固性腦水腫的姑息治療。應用廣泛的治療手段為皮質激素、放療和化療。
目前,術后放療是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患者的常規治療之一,平均生存時間為8~18個月。曾有實驗報道,單獨手術治療的生存時間與手術后放療相比為4.6個月∶15.2個月。同時,根據多個實驗證實,PCNSL患者的生存率與放療劑量有一定的關系。
1967年,Sagerman實驗表明,放療劑量低于30Gy的治療全部失敗,而部分病人的治療劑量較大,卻得到緩解。Murray調查198例病人,54例劑量大于50Gy,其余病人小于50Gy,5年生存率前者為42.3%,后者為12.8%。RTOG在1983~1987年調查表明,有4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進行了腦部放療,其中腦和腦膜的放療劑量為40Gy,瘤體的劑量為60Gy,并在瘤體周圍增加了2cm的放療范圍。治療結果為,平均生存時間為11.6個月,48%的病人生存期為1年,28%為2年。
對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的患者同時進行腦和脊髓的放療,目前有一定的爭議。雖然,軟腦膜性PCNSL的發病率在上升,但是,目前并沒有確切的實驗證明此種放療優于腦部放療。而且,同時進行腦和全身脊髓的大規模放療,也損傷了脊椎和骨盆的大量骨髓儲備,這對隨后的全身化療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除非有確切的脊髓內PCNSL證據,一般不采取脊髓的放療。
雖然大劑量放療對PCNSL患者有一定的療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對放療無效或復發。在前文所提到的RTOG調查中,41例中有3例在中樞系統外有復發,1例眼部病變未能緩解。另有研究顯示,在放療治療的病人中,92%未能完全緩解,其中83%有腦內復發,9%有腦內和腦外的復發,而大部分腦內復發的部位多不是原來的病變部位。所以,目前有學者提出利用定向性手術放療技術,對病變進行局部,更準確,更高劑量的放療,以增加放療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1988年,Howard和Loeffer對7例PCNSL患者的11處病變進行了定向性手術放療,其中8處病變在6個月后完全緩解,但是,所有患者都產生了腦部和脊髓的新病變。所以,定向性手術治療對于復發的PCNSL患者有一定的姑息療效,基于PCNSL高度浸潤性,這種治療并不作為一種常規治療方案。
總之,即使僅使用高劑量的放療(大于60Gy)對于PCNSL并沒有顯著的療效。大部分病人有復發。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腦內的微循環改變了PCNSL對放射線的敏感性,也有人認為PCNSL事實上是一種系統性疾病,中樞系統不斷地播散病變,使得局部治療無效。大量的事實表明,僅使用放療和手術治療并不能顯著地根除PCNSL?;熢谙到y性淋巴瘤的治療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對于PCNSL患者,由于中樞系統存在血-腦脊液屏障,使得化療產生很大的困難。血-腦脊液屏障是由緊密的血管內皮細胞連接所構成。它限制了水溶性物質進入中樞系統,而且內皮細胞的胞質空泡較少,不易通過細胞吞噬作用運送物質,再者,血-腦脊液屏障中的內皮細胞存在大量的線粒體,具有很高的代謝活性,能不斷的將中樞神經系統內的有毒物質排泄出去。最后,大腦內皮細胞能表達很高的抗藥性糖蛋白(MDRP),也阻礙了細胞毒性藥物進入中樞系統。但是,仍有部分脂溶性或小分子性藥物可進入腦內,如亞硝基脲(nitrosourcil),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丙卡巴肼(甲基芐肼)和5-氟尿嘧啶。此外,某些非脂溶性、非小分子藥物,如環磷酰胺、長春新堿,對于PCNSL的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這可能由于在腫瘤存在的區域,血-腦脊液屏障可逆性的斷裂,使得藥物進入腦部。這種斷裂不是絕對的,而是可逆的,即使在較大腫瘤的中期,這種化療藥物的治療效果仍不如系統性淋巴瘤的治療效果顯著。而且,隨著有效的治療后,這種血-腦脊液屏障可以得到修復,原來可進入腦內的非脂溶性、非小分子藥物而再次無法通過血-腦脊液屏障,這使得治療效果降低。
化療藥物對PCNSL的治療還有一個嚴重的副作用為神經毒性。在過去的小兒白血病的治療中,放療的同時應用甲氨蝶呤(MTX)治療易產生遠期的神經毒性。所以,在放療的同時,應用化療是導致這種遠期治療并發癥的一個重要因素。多項研究表明,在放療前使用化療的療效優于在放療后化療。在波士頓的兒童中心的實驗顯示,在放療前使用順鉑化療所產生的神經性耳聾明顯少于后者。所以,為了提高化療藥物的腦內通透性和減少藥物副作用,治療措施中化療應先于放療。
首例PCNSL化療是由Gabbai等學者應用甲氨蝶呤(3.5g/m2),同時使用亞葉酸鈣(甲酰四氫葉酸)對抗其副作用,3個療程后,13例患者中,9例完全緩解,4例部分緩解,繼之放療(3000cGy),平均生存期為27個月。Nerwelt等報道,運用環磷酰胺15~30mg/kg靜脈推注,甲氨蝶呤1.5g頸動脈內注射,并使用甘露醇造成高滲使血-腦脊液屏障破壞,同時輔以丙卡巴肼(甲基芐肼)100~150mg/d和地塞米松24mg/d,治療共14天。16例病人中有13例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后有6例復發,共9例病人進行放療(5000cGy),平均生存期為44.5個月?;熕幬锏纳窠浂靖弊饔煤苌?。正常情況下,甲氨蝶呤(MTX)可通過血-腦脊液屏障,而血-腦脊液屏障的破裂可增加甲氨蝶呤(MTX)的腦內劑量,也增加了甲氨蝶呤(MTX)對正常腦組織的破壞。所以,這種治療方法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藥物能發揮作用,一般不采納。Deangelis等使用靜脈注射甲氨蝶呤(MTX )1.0g/m2。共2次,6次甲氨蝶呤(MTX)鞘內注射(12mg),及大劑量ARA-C治療22例PCNSL患者,其中無一例完全緩解,17例部分緩解,后給予4000cGy+1440cGy的放療,平均生存期為42.5個月。Deangelis的治療中無一例完全緩解,可能是因為甲氨蝶呤(MTX)的劑量較小。Masson等發現一例患者Synacthene 0.25mg,每4小時1次共2周,潑尼松1.5mg/(kg·d)共2周,逐漸減至0.5mg/(kg·d)共8周,甲潑尼龍(甲基潑尼松龍)80mg 每8小時1次共6周,4個月后,病變完全消失。另有報道,對51例患者進行CHOP方案化療,并輔以41.4Gy+18Gy的放療,平均生存期僅為12.8個月。這種化療的失敗可能與化療方案的選擇有關,雖然CHOP方案對于系統性高度惡性的淋巴瘤治療有效,但是,阿霉素是一種水溶性,大分子物質,很難通過血-腦脊液屏障,即使血-腦脊液屏障有一定的破壞。而且,蒽環類藥物的毒性大,并能引起骨髓抑制使得環磷酰胺(CTX)的療效降低。
綜上所述,化療對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如何明確何種病人對化療有效,化療方案的選擇,鞘內注射的時機和劑量,放療的劑量,藥物的神經毒副作用等都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對于免疫缺陷的患者,特別是AIDS患者,主要是治療原發疾病。大部分AIDS患者在確診患有PCNSL時,一般情況極差,免疫功能低下,對放療的敏感性差,且放療的劑量不能太大,這些都使AIDS的PCNSL患者對放療的療效明顯低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多項研究表明,AIDS的PCNSL患者應用放療后并不能延長他們的生存期。但這并不是說這些病人不需要對PCNSL進行任何治療,有部分AIDS的PCNSL患者(10%)診斷為PCNSL時才發現AIDS,這些病人的AIDS發展相對較慢,預后較其他的AIDS的PCNSL患者好,對于這些病人應采取積極的放療。同時,放療能顯著地改善AIDS的PCNSL患者的神經癥狀,所以,放射治療能作為一種姑息治療(30Gy,10級的腦部放療)?;煂τ贏IDS的PCNSL患者的療效目前并不明確。
(二)預后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的預后較差,如果未進行任何治療,生存期僅為3~6個月,治療后可延長至15~45個月左右。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的預后優于免疫缺陷的患者。較高KPS指數,較低的年齡,男性,預后相對好。KPS≥70的生存期為21.1個月,而<70的為5.6個月;年齡<60歲的為23.1個月,≥60歲的為7.6個月。男性的生存時間為19.8個月,而女性為6.8個月。但是,在調查中,女性病人多為老年患者,KPS低,所以,性別對預后的影響并不十分準確。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找醫生

更多 >
  • 劉元波 劉元波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輸血科
  • 甘茂周 甘茂周 副主任醫師
    四川省人民醫院
    血液科
  • 陳堅 陳堅 主治醫師
    永嘉縣中醫院
    神經內科
  • 楊德勝 楊德勝 副主任醫師
    重慶市第十三人民醫院
    檢驗科
  • 殷紅兵 殷紅兵 副主任醫師
    解放軍第476醫院
    神經內科
  • 鄧澤前 鄧澤前 副主任醫師
    解放軍第476醫院
    康復醫學科
  • 林松齡 林松齡 副主任醫師
    福建省立醫院
    神經內科
  • 杜金剛 杜金剛 主任醫師
    天津市人民醫院
    康復醫學科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