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小兒科   >  小兒預激綜合征

小兒預激綜合征別名:小兒Wolff-Parkinson-White綜合征

預激綜合征患者臨床癥狀的發生率變異較大。輕者可無癥狀,重者導致明顯血流動力學改變。癥狀主要由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所致,心率可達200~300次/min。大部分心動過速雖引起癥狀,但不致命。只有少數患者形成室顫并有猝死危險。
1.心動過速 房室旁路介導的心動過速最易發生在嬰兒期,1歲之內60%~90%心動過速自然消失。但是,嬰兒期自然消失的心動過速,約1/3在以后,尤其在4~6歲年齡段將再發作。多數嬰幼兒心動過速發作因無明顯癥狀而被漏診。在“無休止性”心動過速,可表現為面色蒼白、精神差、食欲差等。
2.心功能不全 持續異常的心動過速可導致心功能不全,最多見于持續性交界區反復性心動過速(permanent junctional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PJRT),這種危險源于心室率過高與持續的心動過速,臨床稱為心動過速性心肌病。由于早期,特別是在兒童,心動過速不易被發現和診斷,常被誤診為擴張型心肌病。當心動過速經適當的治療而被控制后,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多好轉直至恢復正常。
3.猝死 在預激綜合征兒童,房顫經由旁路快速傳導引起室顫而有猝死的危險。

 

預激綜合征為一心電圖診斷,常于心電圖檢查時偶然被發現,或因發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而引起注意。新生兒期預激綜合征多于1歲以后可自行消失,或演變為隱型。此與新生兒期傳導系統尚保留胚胎期的房室之間心肌纖維的連續有關。大約一半以上的患兒發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有時出現期前收縮。此種心動過速往往反復發作。尤其初次發病年齡在1歲以后者更易復發。預激綜合征,心室激動順序異常,故可產生與心室肥厚或束支傳導阻滯相類似的圖形。如不注意P-R間期縮短,而僅注意QRS波增寬,往往可造成誤診。B型預激綜合征可誤診為左束支傳導阻滯,C型可誤診為右束支傳導阻滯。A型可誤診為右室肥厚,但后者電軸右偏,P-R間期正常。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小兒預激綜合征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小兒預激綜合征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小兒預激綜合征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小兒預激綜合征找醫生

更多 >
  • 彭茜 彭茜 副主任醫師
    四川省人民醫院
    小兒科
  • 李楊 李楊 副主任醫師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
    小兒科
  • 張淑英 張淑英 主任醫師
    江蘇省人民醫院
    小兒科

小兒預激綜合征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