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小兒科   >  早產兒

早產兒別名:未成熟兒,早產嬰兒

1.外表特點
(1)頭部:頭大,頭長為身高的1/3,囟門寬大,顱縫可分開,頭發呈短絨樣,耳殼軟,缺乏軟骨,耳舟不清楚。
(2)皮膚:呈鮮紅薄嫩,水腫發亮,胎毛多(胎齡愈小愈多),胎脂豐富,皮下脂肪少,趾(指)甲軟,不超過趾(指)端。
(3)乳腺結節:不能觸到,36周后觸到直徑小于3mm的乳腺結節。
(4)胸腹部:胸廓呈圓筒形,肋骨軟,肋間肌無力,吸氣時胸壁易凹陷,腹壁薄弱,易有臍疝。
(5)跖紋:僅在足前部見1~2條足紋,足跟光滑。
(6)生殖系統:男性睪丸未降或未全降。女性大陰唇不能蓋住小陰唇。
2.病理生理特點
(1)體溫:
①體溫調節中樞不成熟,穩定性不好。
②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多。
③皮下脂肪少,貯熱能力低,供應熱能的棕色脂肪組織發育未成熟。
④過冷時肌肉顫動的反應少,控制血液流至皮膚微血管的血管擴張能力差。
⑤胃腸發育不全,無法攝取足夠熱量來維持體溫。
⑥汗腺功能不足,妊娠32周以下出生的嬰兒不會出汗。
⑦活動力差。
(2)呼吸系統:
①呼吸中樞、嘔吐反射、咳嗽反射均比較微弱,容易發生吸入性肺炎。
②肺泡發育不全,缺乏表面活性物質,導致肺泡塌陷,引起肺透明膜病。
③容易發生呼吸困難、不規則的呼吸暫停及發紺。
④胸廓及呼吸肌無力,需較強的刺激才能起反應。
(3)循環系統:
①由于肺部小動脈的肌肉層發育未完全,使左至右的分流增加,易有開放性動脈導管,愈早產的嬰兒,其開放性動脈導管發生的比例愈高。體重500~1750g之早產兒癥狀性動脈導管未閉發生率為12%。動脈導管若持續開放,則從主動脈到肺動脈的血流增加,導致肺水腫、缺氧,使肺小動脈收縮而致肺動脈高血壓,最后造成右心衰竭。
②缺氧、酸中毒易引起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因由右至左的分流而引起發紺。
③凝血酶原不足、維生素C不足,使血管脆弱易致出血,如顱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④白蛋白不足及血管滲透性較大易致水腫。
(4)血液系統:早產兒體重越小,出生后血紅蛋白、紅細胞的降低開始越早,6周后血紅蛋白可跌至70~100g/L(足月兒于8~12周后低至110g/L),有核紅細胞持續出現在周圍血象中的時間也越長。血小板數也比足月兒的數值低,出生體重越小,增加也越慢。由于反復采血可致早產兒貧血,當短期內采血量達血容量的10%時,會出現癥狀。早產兒貧血一般不必輸血,除非出現貧血癥狀,此時可給予重組紅細胞生成素以減少輸血的需要。
(5)排泄系統:
①愈不成熟的早產兒,其腎小球濾過率愈低。早產兒若有嚴重窒息合并低血壓的發生,因腎血流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更降低,早產兒會出現無尿或少尿。腎小管功能差,對電解質、葡萄糖的回收能力有障礙,易發生電解質紊亂。
②濃縮尿液或排除過多液體方面的能力有限,易有水中毒或脫水的危險。
③腎臟系統的不成熟影響排泄藥物的能力。由于排泄的時間長,早產兒用藥的時間間隔須加長。
④腎臟酸堿調節功能差,使早產兒易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6)中樞神經系統:
①腦室周圍的微血管比較不成熟而易破裂,故在妊娠32周以前易發生缺氧情形而導致血管壁破裂,造成腦室出血。
②黃疸嚴重時,因易缺氧使腦血管屏障受損而造成核黃疸,導致腦部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
③對刺激的反應較慢。
④吸吮、吞咽及張力反射不好,易致喂食困難。
⑤咳嗽反射微弱或無。
⑥呼吸、體溫中樞發育不好。
(7)消化系統:
①嘔吐反射不良,食管賁門括約肌功能不佳和吸吮、吞咽反射不良,易患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②出生時長時間的缺氧,使腸道血流減少,易有喂食耐受性不良或易造成壞死性腸炎。
③胃容量小,所以進食量少,影響到營養、熱量及水分的需求。不同體重早產兒的胃容量有明顯差異,如表1所示。到出生2周以后胃容量才明顯增加。
④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差,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較好。
⑤肝功能差:
A.早產兒葡萄糖醛酰轉移酶不足,膽紅素結合和排泄功能差,生理性黃疸持續時間較長且較重。
B.肝臟不成熟,凝血酶原第Ⅴ因子、第Ⅶ因子、第Ⅹ因子等凝血因子不足,故凝血機制不健全,易致顱內及消化道出血。
C.鐵及維生素A、D儲存量少,易患營養缺乏癥。
D.肝糖原、肌糖原儲量少,肝糖原變成血糖的功能低,易發生低血糖,早產兒平均血糖值在生后3天內減低到1.9mmol/L(35mg/dl)左右,以后又逐漸上升,在3~4周時為2.7~3.3mmol/L(50~60mg/dl)。
E.合成蛋白質的功能差,可因血漿蛋白低下而形成水腫。
(8)免疫系統:
①由母體處所獲得的IgG免疫球蛋白抗體少(大部分的IgG免疫球蛋白是在懷孕末期經胎盤獲得),使早產兒易受感染。
②皮膚易受損和感染。
(9)眼睛:視網膜血管成熟度不佳,過度給氧或長期給氧易造成視網膜血管收縮,刺激血管增生,引起視網膜、玻璃體的出血及纖維化,進而導致視網膜剝離和失明,稱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10)生長發育:生長發育快,早產兒體重增長的倍數較足月兒為大,1歲時足月兒的體重大致等于初生時的3倍,1501~2000g早產兒1歲時的體重可達初生時的5倍半,1001~1500g者可達7倍。由于生長特快,極易發生低血鈣和佝僂病。
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

 

早產兒診斷明確,一般無需與其他疾病鑒別。

推薦藥店

同仁堂

早產兒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早產兒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早產兒找醫生

更多 >
  • 高羽 高羽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產科
  • 李瑋璟 李瑋璟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產科
  • 裘剛 裘剛 主任醫師
    上海市兒童醫院
    小兒科
  • 王斌 王斌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小兒科
  • 周文浩 周文浩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小兒科
  • 陳超 陳超 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小兒科
  • 姚明珠 姚明珠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小兒科
  • 張旭東 張旭東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小兒科

早產兒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