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小兒科   >  小兒急性胰腺炎

小兒急性胰腺炎別名:小兒胰腺炎

小兒急性胰腺炎 的檢查:

尿鈣(Ca2+,Ca)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蛋白 血常規 動脈血氣分析 胰高糖素激發試驗 尿淀粉酶 淀粉酶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胰癌胚抗原(POA) 胰腺特異性抗原(PaA) 血清α2-巨球蛋白(α2-MG) C-反應蛋白檢驗(CRP) 尿17-羥-皮質類固醇(17-OH-CS) 胰蛋白酶(Try) 尿淀粉酶(UAMY) 抗胰腺腺泡抗體(PAB) 淀粉酶(AMY,UAMY,AMS) 脂肪酶 血清脂肪酶(LPS) 糞便氣味 糞便脂肪定量 糞便肌肉纖維 血清淀粉酶(AMS) 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γ-GTP) 癌抗原19-9(CA19-9) 胰腺疾病超聲診斷 胰腺的CT檢查 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經皮肝穿膽道引流(PTD)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分類增高,并可出現核左移現象。血細胞比容增高(未進行大量輸液前)。
2.淀粉酶測定 血和尿淀粉酶增高。常為主要診斷依據,但不是決定因素,因有時淀粉酶升高的程度與炎癥的危重程度不是正比關系。7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值在發病3h后即可增高,血清淀粉酶增高達正常的3倍并持續數天,一般在癥狀發作后2~12h即增高,24h最高峰,48h后高峰下降,若用蘇氏(Somogyi)比色法測定,正常兒均在64U以下,而急性胰腺炎患兒則高達500U以上。其他有關急腹癥如腸穿孔、腸梗阻、腸壞死時,淀粉酶也可升高,很少超過300~500蘇氏單位。而尿淀粉酶也同樣變化,但發病后升高較慢,病變緩解后下降的時間比血清淀粉酶遲緩,且受腎功能及尿濃度的影響,故不如血清淀粉酶準確。尿淀粉酶升高可持續1~2周。
(1)需注意的問題:臨床檢測淀粉酶作診斷時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淀粉酶增高程度與病情常不成正比。
②血清淀粉酶正常并不能排除急性胰腺炎,10%重癥胰腺炎病人的血清淀粉酶可始終在正常范圍內。
③胸腹水中淀粉酶顯著增高可作為急性胰腺炎的診斷依據,但需與消化道穿孔等所致的胸腔積液、腹水中淀粉酶增高鑒別。
④血清淀粉酶也可以在急性胰腺炎以外的許多情況中升高。
(2)其他原因:兒童中高淀粉酶血癥的非胰腺性原因:
①胰源性淀粉酶:膽道梗阻、腸梗阻、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急性闌尾炎、腸系膜血管缺血/梗死、腹膜炎。
②唾液淀粉酶:唾液腺:腮腺炎、外傷、手術、唾液管梗阻、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神經性厭食、貪食癥。
卵巢:惡性病變、囊腫、惡性腫瘤。
③混合性或原因不明:腎功能衰竭、頭外傷、燒傷、手術后、巨淀粉酶癥。
3.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測定
(1)低血鈣:電解質測定中血鈣較為重要。常發生低鈣血癥,低血鈣通常發生在發病后2~3天,也可在發病后5~8天出現,可持續2周左右,低血鈣的水平和胰腺炎的嚴重程度相關,血鈣持續下降,預后不良。如胰腺炎由高鈣血癥引起,則出現血鈣升高,對發作期血鈣正常的患兒,在恢復期應檢查有否高鈣血癥(hypercalcemia)。血鈣測定正常值為2.25~2.75mmo1/L(9~11mg/dl),≤1.87mmol/L(7.5mg/dl)可致手足搐搦癥。
(2)其他:胰腺炎病人常有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及混合性酸堿平衡失常,并有低血鉀。暴發性胰腺炎并發腎功能衰竭時血清鉀則升高。少數病例血清鎂降低。
4.淀粉酶和肌酐清除率比值 可測定淀粉酶和肌酐清除率比值,>6%提示為急性胰腺炎。
尿淀粉酶/血清淀粉酶×血肌酐/尿肌酐×100%=正常比值,為1%~4%。
5.血清脂肪酶測定 急性胰腺炎時血清脂肪酶也增高。血清脂肪酶增高3倍以上更有特異性。脂肪酶由腎小球濾過,腎小管重吸收。脂肪酶升高時間較血淀粉酶遲,發病24h后始升高,可持續8~14天。正常值為0.5~1U(comfort)。用于起病后就診晚的病人有診斷意義,對早期診斷意義不大。因腮腺疾病血清脂肪酶正常,所以特異性較血清淀粉酶高,但潰瘍穿孔、腸梗阻、膽總管結石、急性膽囊炎等血脂肪酶也可升高。
6.血清正鐵白蛋白(serum met hem albumin,MHA)測定 當腹腔內出血時,紅細胞破壞釋放的血紅素被脂肪酸和彈性蛋白酶作用,轉變為正鐵血紅素。正鐵血紅素與白蛋白結合形成正鐵白蛋白。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時血清正鐵白蛋白常于起病后12h出現,而水腫型胰腺炎時陰性。但非特異性,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腔出血亦可出現血清正鐵白蛋白。
7.血生化檢查 血糖及尿糖增高, 部分嚴重病例,由于胰島被大量破壞,可出現血糖和尿糖升高。尿素氮、尿肌酐、血氣分析、C-反應蛋白、α2′-微球蛋白、肝功能等檢查可以反映胰腺炎的嚴重程度。
8.凝血機制 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時,各種凝血試驗異常。在極嚴重病例可出現DIC指標陽性,血小板計數明顯低于正常,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明顯延長,Fbg低于2g/L。纖溶指標如3P試驗陽性和血凝塊溶解時間縮短等。凝血酶時間(TT)延長達3s以上,或血漿優球蛋白溶解時間(ELT)縮短(<70rain)。
9.腹腔穿刺 嚴重病例有腹膜炎者,難與其他原因所致腹膜炎相鑒別,如胰腺遭到嚴重破壞,則血清淀粉酶反而不增高,更造成診斷上的困難。如腹腔滲液多,可行腹腔穿刺。根據腹腔滲液的性質(血性、混有脂肪壞死)及淀粉酶測定有助于診斷。
【影像學檢查】
腹部的X射線檢查、超聲檢查(US)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對檢查胰腺疾病及并發癥的存在、涉及鄰近臟器的情況以及伴隨的膽道疾病都有幫助。
1.B型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由于其直觀性及無創性,已成為兒科診斷胰腺炎的常用手段。對水腫型胰腺炎及后期并發胰腺囊腫者的診斷有價值,水腫型急性胰腺炎時顯示胰腺明顯彌漫性增大,胰腺周圍有滲液,胰腺邊緣規則,清晰,均勻低回聲;出血壞死型可見胰腺重度腫大,邊緣不規則、模糊不清,不均勻、不規則強回聲和混合回聲。并發假性囊腫時顯示囊性腫物與胰腺關系密切,可見邊界光滑圓或卵圓形的無回聲區,多位于胰腺輪廓之外,后壁回聲增強,并與胰腺分界不清。
20%~30%的胰腺炎病人超聲檢查結果可能正?;蛘哂捎谀c道氣體的影響而使胰腺顯像不清。另外,對胰腺炎是否合并膽系結石及膽道梗阻的診斷亦有價值。
2.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攝影(CT) 腹部CT檢查用于B型超聲檢查診斷不確定時,對判斷胰腺有否壞死及壞死的范圍、大小等有一定價值。CT可以顯示損傷的存在、彌漫性胰腺腫大,胰腺腫塊、膿腫以及出血性胰腺炎等。水腫型急性胰腺炎時,CT顯示胰腺呈彌漫性腫大及CT值低下;有出血時可使局部呈高密度;壞死時可出現低密度區,CT增強掃描可見到胰腺壞死區呈現明顯的低密度透亮區。
值得注意的是,20%以上的急性胰腺炎病人的CT結果為正常,所以CT正常并不能排除胰腺炎的診斷。
3.X線檢查 腹部平片缺乏特異性,腹部平片可見橫結腸明顯充氣,十二指腸或小腸節段性麻痹性擴張,如有腹水存在,平面上呈煙霧狀,腰大肌界限模糊或消失,胃氣泡變形,胃與結腸間距增大,或者是結腸切割征表現。但這些都不是胰腺炎的特異性表現。
4.胸部X射線檢查 急性胰腺炎時常有肺部并發癥,常表現膈肌抬高、運動受限、胸膜反應或積液,肺底斑片狀浸潤或不張影。急性胰腺炎時胸部改變不具有特異性。
5.心電圖檢查 嚴重病例可有心肌缺血或損傷的表現,系心肌抑制因子及電解質紊亂所致。
6.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 已被接受為診斷和治療小兒胰腺炎。ERCP對于診斷復發性胰腺炎疑有胰管異常及胰腺分裂癥尤其有用。在以下情況可作:胰腺炎發病后1個月仍未緩解、復發性胰腺炎、胰酶持續升高、有胰腺炎家族史、肝移植后的胰腺炎以及纖維囊性變的胰腺炎。對于未消散性外傷性胰腺炎,在決定需否內鏡治療或外科手術時最好先作ERCP。
兒童行ERCP的并發癥和成人一樣,包括胰腺炎、疼痛、膽管炎、腸麻痹、發熱等。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小兒急性胰腺炎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小兒急性胰腺炎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小兒急性胰腺炎找醫生

更多 >
  • 周長江 周長江 主任醫師
    河南省人民醫院
    小兒科
  • 向龍 向龍 副主任醫師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小兒科
  • 張薇 張薇 副主任醫師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小兒科
  • 余蜀翔 余蜀翔 副主任醫師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小兒科
  • 劉立綱 劉立綱 副主任醫師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小兒科
  • 周李 周李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小兒科
  • 李小嘉 李小嘉 主任醫師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中醫科
  • 劉立 劉立 副主任醫師
    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小兒科

小兒急性胰腺炎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