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健客網上藥店!

查疾病 查癥狀 檢查項目 查藥品 健康資訊 健康問答 用藥指南

共收錄1431種檢查

;

檢查庫大全   >  其他   >  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MRI)概述

核磁共振成像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學檢查方法,是80年代初才應用于臨床的醫學影像診斷新技術。它具有無電離輻射性(放射線)損害;無骨性偽影;能多方向(橫斷、冠狀、矢狀切面等)和多參數成像;高度的軟組織分辨能力;無需使用對比劑即可顯示血管結構等獨特的優點。

核磁共振成像(MRI)正常值

  • 正常。

核磁共振成像(MRI)臨床意義

  • 適應癥: 神經系統的病變包括腫瘤、梗塞、出血、變性、先天畸形、感染等幾乎成為確診的手段。特別是脊髓脊椎的病變如脊椎的腫瘤、萎縮、變性、外傷椎間盤病變,成為首選的檢查方法。 心臟大血管的病變;肺內縱膈的病變。 腹部盆腔臟器的檢查;膽道系統、泌尿系統等明顯優于CT。 對關節軟組織病變;對骨髓、骨的無菌性壞死十分敏感,病變的發現早于X線和CT。

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方法

  • 含有單數質子、單數中子或兩者均為單數的原子核具有自旋和磁矩的性質,并且以一種特定方式繞磁場方向旋轉。這種旋轉稱為進動或旋進。用一個頻率與進動頻率相同的射頻脈沖激發所檢查的原子核,將引起共振,即磁共振。在射頻激發停止后,有關原子核的相位和能級都恢復到激發前狀態,這個過程稱為弛豫。這些能級變化和相位變化所產生的信號均能為所測樣品或人體附近的接收器所測得。臨床常用的MRI為質子成像。處于不同物理、化學狀態下的質子,在射頻激發和停止激發后,弛豫時間的長短各不相同。弛豫時間分T1和T2兩種。T1弛豫時間又稱縱向弛豫時間,為物質放置于磁場中產生磁化所需的時間,也即繼90度射頻脈沖從縱向磁化轉為橫向磁化之后恢復到縱向磁化所需時間。T2弛豫時間又叫橫向弛豫時間或自旋——自旋弛豫時間,為在完全均勻的外磁場中,橫向磁化所維持的時間。也就是繼90度射頻脈沖之后,共振質子保持相干性或保持在相位中旋進的時間。
    MR輻射光子的強度很弱,為提高MR信號的信噪比,就得重復使用產生自旋回波信號的脈沖程序。重復激發的間隔時間稱為重復時間,簡稱IR。它可任意選擇。第一次90度射頻脈沖和探測自旋回波信號之間的時間,即回波延遲時間,簡稱回波時間或TE,也與所測得MR信號的強弱有關。TE也可由操作者任意選擇。
    選擇不同的程序指標時間,可以區別或測出物質的T1、T2和質子密度。短TE和長TR時,圖像所反映的是質子密度差別,稱為質子加權象;隨著TR變短,則T1成像因素增加,即短TE短TR(如TE=28ms,TR=0.5s)產生T1加權像,而采用長TE、長TR時(如TE>56ms,TR=2s),產生T2加權像。
    根據所設計的程序不同,可以從整個檢查體積中獲取信號,也可以從該體積中的某一層面獲取信號,在計算機輔助下,用這些信號可以重建成像。
    1.T1加權像 在自旋回波(SE)序列中,應用短TR來加強T1值對圖像的影響,同時應用短TE來削弱T2值對圖像的影響。即短TR短TE(TR/TE≤1000/40ms,如TR500ms/TE15ms),它偏重于表現T1差別的圖像,也就是說圖像中組織對比度的差異主要由于組織間T1值的不同。
    長T1在磁共振圖像上表現為低信號,如含水量高、骨骼、鈣化等;短T1在磁共振圖像上表現為高信號,如脂肪、正鐵血紅蛋白等。
    2.T2加權像 在自旋回波(SE)序列中,應用長TE來加強T2值對圖像的影響,而應用長TR來削弱T1值對圖像的影響。即長TR長,IE(TR/TE1000/40ms,如TR2000ms/TE90ms),它偏重于表現T2差別的圖像。
    長T2在磁共振圖像上表現為高信號,如含水量高;短T2在磁共振圖像上表現為低信號,如含鐵血黃素、黑色素、鈣化等。
    3.質子密度像 在自旋回波(SE)序列中,應用長TR來削弱T1值對圖像的影響,應用短的TE來削弱T2值的影響,即長TR短TE所獲得的圖像,TR2000ms/IE15ms,它偏重于表現質子密度差別的圖像。
    4.增強掃描 目前常使用的造影劑GD-DTPA(軋-二乙烯五胺乙酸),其具有順磁性,分布于細胞間液中,它主要改變氫質子的磁性作用和其馳豫時間,縮短T1和T2,可使病變及血腦屏障受到破壞的部位在T1加權像上產生高信號,實現強化目的。增強掃描只做T1掃描,判斷圖像是否強化可根據鼻粘膜、垂體、海綿竇、側腦室脈絡叢的改變。
    GD-DTPA經靜脈注射,使用時不需做過敏試驗。增強掃描可明確病變的數目并能發現平掃不能發現的病灶,鑒別腫瘤和周圍水腫,有利于病變的定性診斷。
    5.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 是目前非介入方法顯示人體血管的有效手段,目前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MRA的原理是利用血管內流動血液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掃描序列,將血管內的信號提高,使其與周圍組織有高度的對比,使用計算機處理,將非高信號的組織影去除,形成血管圖像。其可以測量血流速度、觀察血流特征、分別顯示動脈或靜脈等。
    最常使用的技術手段:①時間飛越法。②相位對比法。這兩種方法MRA都可以用二維的疊層切面成像或三維成像。
    時間飛越法利用飛越時間和流入性增強效應:相應區段被激勵的血液,在某一時刻被標記,在成像區域的血液中流入了充分馳豫的質子,形成血管內血液的高信號,因在標記和檢出之間相應血液團的位置已有改變,故稱飛越時間。方法:首先在欲造影部位使用飽和脈沖,使掃描范圍內所有組織處于飽和狀態,即不再產生磁共振信號。因血液不斷流動,飽和血液將流出,而流入未被飽和的血液,這些血液就可以產生較高的磁共振信號,而周圍靜止組織信號則很低,從而提高了血液的信號,抑制周圍組織的信號。經計算機重建后,就可顯示血管形態。
    相位對比法:血液流動過程中,氫質子的相位可發生變化,而靜止的組織中不會發生這種相位變化。因此,相位對比法血管造影技術利用血流誘發的相位改變在流動質子和靜止組織間形成的對比,可區別血流和周圍組織,并使周圍組織的信號完全消除,此種方法可使血流慢的小血管得到增強,有利于微細血管的顯示。
    三維流入法:利用流動增強效應,使用三維整體采樣,將激勵整體分割成相臨的薄層,使血流在待檢體積中出現有別于其他組織的MR高信號,用最大強度投影演算法處理,可在掃描區體積中形成高分辨力的MRA圖像。
    二維流入法:掃描時利用相臨的單個薄層取樣,可獲得相當強的流入增強效應,不必考慮層面選擇方向上的選擇,可有效覆蓋大范圍,疊加二維可得到三維體積同樣的覆蓋范圍,但空間分辨力不如后者。
    一般說來,二維用來觀察大的范圍,對慢速血流敏感,僅用于評價血管狹窄程度;而三維技術則提供較精細的分辨力圖像,對快速血流敏感,對動靜脈畸形、顱內動脈瘤等極有診斷價值。雖然MRA對顱內血管、頸部血管及肢體血管的價值與常規血管造影相似,但對極慢血流的病變可能漏掉,空間分辨力低于DSA。隨著高場磁共振技術的不斷提高,MRA有逐漸代替介入DSA檢查的趨勢。在MRA中使用造影劑GD-DTPA可以發現更隱匿的血管病變。 

核磁共振成像(MRI)注意事項

  • 檢查前: 
    1、要向技術人員說明以下情況:(1)有無手術史;(2)有無任何金屬或磁性物質植入體內包括金屬節育環等;(3)有無假牙、電子耳、義眼等;(4)有無藥物過敏;(5)近期內有無金屬異物濺入體內。
    2、不要穿著有金屬物質的內衣褲,檢查頭、頸部的病人應在檢查前一天洗頭,不要擦任何護發用品。
    3、檢查前需脫去除內衣外的全部衣服,換上磁共振室的檢查專用衣服。去除所配帶的金屬品如項鏈、耳環、手表和戒指等。除去臉上的化妝品和假牙、義眼、眼鏡等物品。
    4、磁共振檢查時間較長,且病人所處的環境幽暗、噪聲較大。要有思想準備,不要急躁,不要害怕,要在醫師指導下保持體位不動。耐心配合。
    5、檢查前要向醫生提供全部病史、檢查資料及所有的X線片、CT片等。 

核磁共振成像(MRI)相關問答

  • 暫無相關問答
開啟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