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網 > 腫瘤頻道 > 醫學前沿 > 腸癌發病年齡年輕化

腸癌發病年齡年輕化

2014-04-03 來源:健客網社區  標簽: 掌上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近幾年,腸癌的發病率呈大幅上升趨勢,發病率約以每年4%的速度遞增,之前的發病人群多集中在60-70歲的老年人群體,而現在45-60歲成為主要人群,45歲左右成為“主力軍”,就是說,發病年齡至少提前了15歲。

  “就是腹脹而已,怎么會是大腸癌?”10月31日,30歲的劉沐(化名)看到醫院開出的診斷書上的結果是“大腸癌”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主治醫生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一病房主任祝國蓮稱,最近幾年,腸癌患者的發病率明顯增多,大約以每年4%的速度遞增,而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45歲左右成為主要發病人群,癌齡至少提前了15年。

        “吃得太好,動得太少”是主因

        專家分析說,腸癌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是誘發腸癌的主要因素,“胃腸道在消化高脂肪類食物時,需要更多的膽汁,多余的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后,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腸黏膜,容易使腸黏膜發生癌變。”祝國蓮稱,“再加上都市人的運動量減少,機體的抵抗力下降,而所有腫瘤的發生都和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運動量少還會導致腸的蠕動比較慢,存儲的宿便比較多,增加患癌幾率。
 


  夜生活頻繁,三餐無規律也是誘因

        長時間的夜生活,三餐飲食沒有規律,暴飲暴食,飲酒無度等也會直接或間接地誘發腸癌的發生,而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現在年輕人身上,這就導致了此類疾病的年輕化趨勢。

  長期飲食品種單一,吃隔夜飯也是成因

        “吃得太好容易得腸癌,而吃得太單一也會出問題。”前段時間祝國蓮先后接診了老兩口,老爺子76歲,被查出直腸癌,沒過多久,老伴兒也因為直腸癌住進了醫院。而老兩口平時很注意飲食,葷腥食物吃得少,蔬菜吃得多,怎么還會得腸癌呢?“夫妻倆每天都吃很固定的幾樣食物,幾十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過,雖然蔬菜吃得多,但長期飲食品種單一,又習慣了節儉,吃隔夜飯菜等,都是患腸癌的誘因。”

  發病年齡至少提前了15歲

        最近幾個月,30歲的沈陽小伙兒劉沐總感覺肚子脹脹的不咋舒服,“以為就是肛腸疾病呢。”劉沐說,他幾乎每周都要吃“烤串”一到兩次,不僅如此,平時的飲食可以說“全葷無素、無肉不歡”。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讓劉沐變得胖墩墩的,年紀輕輕就有了大肚腩。



        “他沒有家族遺傳史,而且這么年輕,很難將自己和腸癌聯系起來。也就是因為年輕,不易察覺,發現的時候已是中晚期。”祝國蓮稱,她接診過最小的腸癌患者僅24歲,可以說近幾年,腸癌的發病率呈大幅上升趨勢,發病率約以每年4%的速度遞增,之前的發病人群多集中在60-70歲的老年人群體,而現在45-60歲成為主要人群,45歲左右成為“主力軍”,就是說,發病年齡至少提前了15歲。

        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從沈陽惡性腫瘤死亡率的排名來看,腸癌的死亡率已經上升到所有惡性腫瘤中的第二位,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45歲以上人群應每年做腸癌篩查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癥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使得很多人并不在意,還有的患者因為出現便血癥狀而誤以為是痔瘡,結果耽誤了治療。專家建議,大家應重視腸癌的篩查,健康人群45歲以上應每年做便潛血的檢查。

        專家介紹了識別腸癌的一些早期癥狀:排便習慣無誘因改變,次數增多;便血;便完后仍想去,感覺沒法排盡;肛門周圍有腫脹感;渾身乏力、不舒服。

        專家強調,一些工作繁忙、壓力大、心情抑郁、生活不規律、有腸癌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更應注意定期檢查,以免貽誤病情。

        ●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油炸和燒烤的肉類食品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忌煙忌酒

        ●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體形肥胖的進行減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