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網 > 腫瘤頻道 > 康復護理 > 心理護理 > 癌癥患者做好心理調節的4個方面

癌癥患者做好心理調節的4個方面

2014-02-24 來源:健客網社區  標簽: 掌上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當得知患癌的時候癌癥患者的心理會出現各種變化,癌癥患者怎樣做好心理調節呢?

  癌癥是一類全身性基因性的疾病,其種類繁多、病因復雜、死亡率高,再加上諸多不切實際的傳說,令人恐懼萬分。不難想象,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癌癥,往往會產生許多不良心理反應。這種心理不僅與正常人的心理不一樣,而且與其它病患者的心理也不一樣。

  當一個人患上了癌癥以后,最明顯的情緒反應之一,是意識到自己有死亡的危險而產生的焦慮感。焦慮是一種憂慮、恐懼和焦灼兼有之的情緒體驗。焦慮產生于一種危險將至而又不能十分確定的狀況:自己的病能不能治好?自己還能活多長?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等等。這些焦慮導致心理活動增強,以至出現心跳加快、頭痛、驚慌、緊張、恐懼等現象,重者可坐臥不寧,寢食俱廢。焦慮心理也是病人攻擊欲增強的一種重要的誘因。

 

  癌癥患者出現上述不良的心理反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它們對于病情的治療又是十分不利的。所以重要的是,在出現上述心理后要能及時而恰當地予以消除,尤其是在接受手術、化療和放療時,更應配合醫生搞好心理調節,幫助自己建立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為此患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消除疑心

  病人想要為自己選一個好醫院、好醫生,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選準后,就要對所在的治療醫院和醫生,有一個基本的信任,認準就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朝三暮四,結果反而貽誤了治病的良機。所以在內心深處,一定要相信自己是能夠治好的。醫生是會有辦法的。這樣配合治療,一定會起到十分積極的效果。

  此外,不要主觀任意夸大自己的病情,認為自己是重病在身、死期將至,這樣對病情也無任何好處。如果確有疑慮,也應將自己的疑慮坦城地向醫生和自己的家人擺出,讓對方作出解釋或給予心理上的疏導,及時消除自己心中的疙瘩。

  二、謹防急躁

  在病人的心理中,常常希望吃藥后“立竿見影”,手術后手到病除。但是愿望歸愿望,事情卻沒有這么簡單,尤其是癌癥這種疾病,屬于頑癥之列,不可能是速戰就能速決了的。病人如果因此產生了急躁心理,失去了治療信心,會使病情更為惡化。因些,癌癥病人對自己的病,要有打大仗、打長仗、打惡仗的思想準備,內心不急不躁,一切按治療的“既定方針辦”。

  三、處好關系

  病人與周圍人的關系是否和睦,對于他的病情能不能好轉,十分重要。如果能和各方友好相處,就能減輕內心的壓力,心情愉快,集中“兵力”去與疾病做斗爭。為搞好各方面的關系,病人首先一定要學會心理換位,凡事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多把家人往好的方面想想。要能理解家人照顧自己的艱辛與巨大的壓力,體諒他們的不容易。其次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以病賣病”,無所顧忌地隨意發泄,只管自己的嘴巴痛快,全然忘了別人內心的痛苦。在情緒快要爆發時要及時進行自我提示:“不要發火”、“又來了,不能這樣”。不讓自己對人隨意發火,并不意味著不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得以渲泄,而是說一定要有個合理的渲泄方式,而不能只拿自己的親人當攻擊的目標靶。最后要注意多與他人交流,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多對他人盡一點自己的關心與照顧之意。大家關系處好了,自己的情緒也就不容易變壞了。

  四、減輕焦慮

  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時,焦慮本是一種很好的警告信號,使人對面臨的威脅及時警覺并作出相應的反應。然而長期的、嚴重的焦慮,可引起人的內分泌功能失調,進而破壞其自然防御系統,當然會影響到癌癥的治療。

  病人應了解自己焦慮的真正原因,這樣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如果病人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治療活動一無所知,常會引起或加重自己的焦慮感。因此這時就應該主動去了解一些治療的進展情況,降低或消除自己的焦慮?;颊哌€可以有意識地通過一些活動,來分散自己對所焦慮問題的注意力,比如打太極拳、看電視、練氣功、聽音樂、讀書、寫字等。此外,適量服些抗焦慮藥,對幫助恢復情緒的正常,也十分有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