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網 > 腫瘤頻道 > 腫瘤種類 > 肺癌 > 六個促進肺癌復發轉移的高危因素

六個促進肺癌復發轉移的高危因素

2020-04-02 來源:肺癌康復圈  標簽: 掌上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完全性切除手術是指將腫瘤周圍的淋巴組織都清理干凈,不會導致腫瘤結節區域之外的組織侵犯,切除的最高組淋巴結必須鏡下是陰性。在手術前,醫生會根據腫瘤的侵犯程度來評估是否符合完全性切除手術,并告知患者。

肺癌的康復,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既需要患者的堅持和耐心,又需要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醫學常識,這其實并不容易。如果康復期因為無知而導致疾病惡化,實在令人可惜!以下是康復期應該避免的6類行為:

治療不規范

不遵醫囑、過度恐懼放化療、自行斷藥、選擇替代療法、頻繁更換醫生、尋求偏方。這些結果會導致治療不規范,腫瘤殺滅不徹底或沒最大化,導致腫瘤復發。

1、何為規范化?即遵照肺癌臨床診療等相關指南,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根據患者的機體狀態,腫瘤的細胞學、病理學類型,侵犯范圍(病期)和進展趨向,有計劃地、合理地應用現有的治療手段,以期最大幅度地根治、控制腫瘤,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

例如手術切除,對于不完全性切除的Ⅰ、Ⅱ期肺癌,術后輔助放療和化療有助于提高生存率。但對于完全性切除的Ⅰ、Ⅱ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術后一般不推薦使用任何輔助治療,避免過度治療。

小貼士:完全性切除手術是指將腫瘤周圍的淋巴組織都清理干凈,不會導致腫瘤結節區域之外的組織侵犯,切除的最高組淋巴結必須鏡下是陰性。在手術前,醫生會根據腫瘤的侵犯程度來評估是否符合完全性切除手術,并告知患者。

2、沒有康復護理意識

對患者而言,手術切除、放化療只是抗癌萬里長征邁途中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手術后防止復發和轉移。大多數患者在康復期不懂得如何康復治療及調養,如何吃、如何調整情緒、怎樣運動等都需要精心安排。很多人不按時復查或干脆不復查。沒有全面的康復護理意識會讓患者的療效大打折扣。

康復廣義上講是指幫助病人適應腫瘤診治的一系列方法。因此在腫瘤確診時,就應該開始計劃、實施康復。制定計劃時首先應充分了解腫瘤的治療過程、潛在的并發癥和預期的結果。

康復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恢復體能,穩定情緒。為了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病人、家屬和醫務人員必須密切合作,應鼓勵病人隨遇而安和保持精神樂觀。腫瘤康復要有超前意識,要強調一個“早”字,規范的診斷和治療在某種程度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精神抑郁,心理壓力大

情緒低落、抑郁是患者在初期確診腫瘤時的的共同表現。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心理比身體先承受不住,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擔心復發轉移,因此每天處在焦慮、痛苦之中,殊不知過度焦慮,反而適得其反,不利于疾病的康復。情緒是免疫力的領導,長期不開心,郁郁寡歡是導致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精神是戰勝癌癥的支柱

精神是戰勝疾病的前提,在同等的醫療條件下,一些病人“想得開”,有著與癌癥抗爭的堅強意志,往往比那些被癌癥嚇得不知所措的患者治療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我們應該及時發現和糾正患者的心理問題,促進病人向良好情緒轉化,調動病人的一切主觀能動性,發揮病人的潛能,與腫瘤抗爭。只有使病人盡早從疾病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心情坦然的接受治療,治療的作用才能被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不良飲食習慣

不少患者即使在患病后仍沒有改變之前不良的飲食習慣。油炸、高糖高脂、大肉大魚、喝酒抽煙、不吃蔬果粗糧等種種飲食惡習是促進癌細胞復發轉移的高危因素。

保持合理、均衡、全面、充分的營養,是癌癥治療的重要物質基礎

良好的營養狀態對體能、免疫功能起支持作用,使患者更易于承受手術、化療、放療,減少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降低感染和其他并發癥的出現。

我們要知道,癌癥患者需要比正常人更多的營養,以彌補疾病的消耗,配合治療需要,體重正常的患者,其營養應比正常人多20%,體重不足的患者應該增加到50%,增加的部分當然應以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為主。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忌口是需要的,但忌口又不是絕對的。忌口的本意是要有助于癌癥治愈,身體康復??梢愿鶕∏?,進行變通,具體忌什么,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患者可以按照主治醫生的醫囑進行。但對于一些流傳的忌口說法,大家還是不要輕易相信。

生活方式嚴重錯誤

1、睡不好,會直接影響對腫瘤控制!

睡眠質量、睡眠時呼吸狀態的好壞,都與腫瘤的控制有緊密的關系。正常人睡覺時沒有打鼾、呼吸暫停時氣流平穩、血氧良好。一旦患上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說明會發生打鼾、呼吸暫停,血氧飽和度低等現象,而缺氧會促進肺癌的擴散。

2、疲乏是腫瘤復發與轉移的“催化劑”

過度疲乏是扼殺免疫力的殺手,同時也會嚴重的影響內分泌以及精神狀況。

一般而言,腫瘤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治療后3年之內最容易復發,因此,這一階段應以休息為主。如果患者的腫瘤經病理檢查證實是低度惡性,或者處于早期階段,根治性治療后恢復又十分良好,則較早恢復工作也未嘗不可。不論是較早還是較晚恢復工作,都必須循序漸進,即先試著干較輕的工作,以后逐漸恢復到正常工作。如果在日常生活的一些活動中感到十分勞累或不能勝任,絕不要勉強。

合并慢性病

癌癥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其復發轉移的概率更大。如有肝硬化、糖尿病、風濕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等,這些疾病嚴重影響人體的內環境及免疫力,極易讓體內的癌細胞又死灰復燃。

1、腫瘤是一種高消耗性疾病,而糖尿病由于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造成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引起機體諸多并發癥,當兩者并存時,互相作用,加重病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腫瘤患者在日常護理中應嚴格按照糖尿病飲食原則進餐,三餐熱量分配,食物的選擇等都需要注意。

2、由于人體血壓機制紊亂,加之飲食規律的打亂,厭食、嘔吐,食物攝入的減少,惡性腫瘤合并血壓異常病人的低血壓發生率增加,低血壓易導致昏迷,甚至有危險。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尤為注意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普及。高血壓教育在腫瘤手術、放療、化療前后則顯得很重要,告訴病人及家屬注意飲食的規律,合理的進食時間,不同的降壓藥的作用機制及合理的使用時間、方法、血壓監測的重要性。

不愿意定期復查

有的患者認為,手術、化療都結束了,病就好了,還花什么錢復查。定期復查不僅可以讓醫生了解疾病恢復情況,還可以根據用藥情況、副作用調整治療方案。有的患者認為,術后三年是一關,過了三年就無所謂了。

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雖然3年后再復發的風險是小很多,但仍可能復發。

復查頻率

復查的頻率和項目也是因人而異。

一年一次是基礎,其他患者是否需要增加頻率則要依據病情。比如低危的、非常緊張的患者,建議適當降低復查頻率,一年一次就好,而對于手術后的患者,前兩年要堅持半年一次的復查。

作為患者,切不可因為麻煩而不復查,得病和檢查哪個更麻煩,相信所有患者都知道,得了病可比一兩天的檢查麻煩多了,而且因為害怕麻煩耽誤復查,導致病情加劇而離開的話,你想想是不是得不償失?

抗癌路上,猶如西天取經有“九九八十一難”,患者也要這個過程中不斷強大自己,全面認識到促進疾病進展的影響因素才能和癌細胞進行持久的戰斗,每個肺癌患者的具體病情都不盡相同,盡可能多的了解疾病進展的癥狀,及其相關的并發癥,做好充足的準備應對病情進展,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可能獲得更長的生存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