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腦棘球蚴病

腦棘球蚴病別名:腦包蟲病

(一)治療
對中樞神經系統棘球蚴病而言,手術仍為根治的惟一療法。手術的目標在完整摘除包囊,嚴防囊液外溢引起復發。術前應根據CT、MRI或血管造影精確定位,手術創口和骨窗要足夠大,分離時應十分小心,必要時可用漂浮法切除,即將病人頭放低,用洗瘡器輕輕插入分離囊壁四周,灌注大量生理鹽水,將包囊漂浮起來完整切除。國外有報道對包囊冷凍后再切除以防滲漏,空腔再以0.5%AgNO3處理。近年來,尚有人采用10%甲醛或過氧化氫注入包囊殺死原頭蚴,可防止術后復發,但此類方案不良反應較大,國外采用西曲溴胺替代甲醛等殺原頭蚴后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且不良反應輕微。萬一手術囊液污染傷口,則應用過氧化氫沖洗術野,手術殘腔過大時,腔內可留置一硅膠管,在關閉硬腦膜前,注滿生理鹽水,防止術后腦移位及顱內積氣引起感染。
苯并咪唑類化合物是近年來重點研究的抗包蟲藥物,臨床試用已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對廣泛播散難以手術的病人采用藥物治療可緩解癥狀,延長存活期;作為手術前后的輔助治療,采用藥物治療亦可減少復發率,提高療效。按WHO建議,阿苯達唑、甲苯達唑(甲苯咪唑)均列為抗包蟲的首選藥物。
阿苯達唑口服吸收良好,療效顯著,有取代甲苯達唑的趨勢,劑量為每天10~40mg/kg,分2次服,30天為一個療程,可視病情連續治療數個療程。亦有人建議長期大劑量阿苯達唑治療,每天劑量為20mg/kg,療程可從17~66個月(平均36個月)不等,經長期隨訪有效率可達91.7%。一般病人對長期治療均能耐受,未見嚴重的毒副作用,但治療中應隨訪肝、腎功能與骨髓,孕婦忌用。
甲苯達唑國外采用的劑量與療程不一,劑量自20~200mg/(kg·d)不等,通常以40~50mg/(kg·d)為宜,分3次口服,療程1個月,一般需治療3個療程,其間間隔半月。也有人延長治療至3~5年者,療效報道不一。本藥吸收差,空腹口服僅1%吸收,配合脂肪餐,吸收率可提高至5%~20%。
(二)預后
臨床預后取決于包蟲囊腫多少、大小、部位以及手術是否及時,若手術完全摘除可以根治,預后良好。

 

推薦藥店

同仁堂

腦棘球蚴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腦棘球蚴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腦棘球蚴病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