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盤狀紅斑狼瘡

盤狀紅斑狼瘡

患者多為女性,年齡多在20~40歲。皮損好發于面部,特別是兩頰和鼻梁,呈蝶形分布。其次好發于口唇、耳部、頭皮、手背和手指等處,皮損的特征表現是有持久性盤狀紅斑,邊緣清楚,略微隆起,色素較深,為黃豆至指甲大小,呈圓形盤狀或不甚規則,表面毛細血管擴張,并覆以黏著性鱗屑,若剝離鱗屑,可見其下擴張的毛囊孔,鱗屑底面有很多刺狀角質隆起,栓在毛囊口中。在病情發展過程中,皮損逐漸擴大并增多,可融合成以鼻梁為中心、兩頰為雙翼的蝶形紅斑。外周的耳郭、顳颥甚至頭皮均可受累。皮損發生于耳郭時,軟組織可受累,呈枯萎狀。頭皮受累時頭皮萎縮,頭發脫落,為暗紅色、淺紅或帶白色的斑片。手背、手指和足背可同時發病。個別病例,面部、雙手背和手指可全部受累,呈鮮紅色,覆以薄痂,手指尖端可長出鳥爪樣角質增生。足部皮損主要見于足底兩側和足跟,覆以大片淡紅色鱗屑。少數病例,皮損累及唇和口腔黏膜,表現為灰白色角化過度,可形成糜爛和淺潰瘍,最后出現萎縮,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和灼熱感。
本病有3種變異型:單純紅斑型皮損為紅色斑點或丘疹,局部輕度脫屑及略水腫;肥厚型皮損是由隆起的硬結及角化過度的皮膚組成,該型一般位于面部及上肢伸側,容易被誤診為肥厚性銀屑病或肥厚性扁平苔蘚;深部型皮損是一種少見的皮損,表現為皮膚深部有結節,常伴有盤狀皮損,皮下脂肪可發生脂膜炎,皮損區可留下深的局部凹陷。
診斷根據主要發生于20~40歲女性面部鮮紅色或淡紅色斑,邊緣清楚,或多或少呈蝶形分布,其上覆有黏著性鱗屑,其下有擴大的毛孔,診斷一般不難。病理檢查有助于確診。

 

本病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
1.慢性多形性日光疹 斑片樣多形性日光疹與本病相似,在早期,無論在臨床還是在病理上均難以區分。但用一定劑量的紫外線照射,可誘致斑片樣多形性日光疹病人的正常皮膚發生日光疹,而對狼瘡病人的正常皮膚不能誘發皮損,借此可將兩者加以鑒別。
另外,慢性多形性日光疹的皮損在暴露于日光的部位,皮損無黏著性鱗屑和萎縮。
2.脂溢性皮炎和銀屑病脂溢性皮炎或早期銀屑病 可呈蝴蝶形,以鼻梁為中心分布于面部,可與盤狀紅斑狼瘡相混淆,但皮損活檢組織學改變有明顯不同。此外,脂溢性皮炎一般對局部治療反應良好,而本病對局部治療反應不佳。
3.基底細胞上皮瘤 淺表性基底細胞上皮瘤可類似于本病的孤立性皮損,但其皮損邊緣進行性擴張,皮損周圍毛細血管擴張,中心覆以鱗屑,可發生萎縮。這種皮損雖與本病的靜止皮損相似,但兩者的病理改變截然不同。
4.皮膚淋巴細胞浸潤 主要累及面部,臨床上容易與早期慢性盤狀紅斑狼瘡相混淆。皮損為盤狀,略隆起,帶紅色,開始表現為小的斑片,逐漸向周圍擴大,中心無鱗屑,也無毛囊過度角化,可不形成瘢痕而自行消退。皮損的組織病理改變主要在真皮內,表皮可出現輕度腫脹,表皮-皮交界區完整,真皮內有邊緣清楚的致密淋巴細胞浸潤灶。浸潤細胞為小淋巴細胞,常位于血管和附屬器周圍。因皮膚淋巴細胞浸潤對抗瘧藥物及糖皮質激素治療效果良好,所以有的作者認為它是本病的一種特殊類型。

 

推薦藥店

同仁堂

盤狀紅斑狼瘡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盤狀紅斑狼瘡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盤狀紅斑狼瘡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盤狀紅斑狼瘡找醫生

更多 >
  • 付洪 付洪 主治醫師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口腔科
  • 杜德順 杜德順 主任醫師
    北京協和醫院
    口腔科
  • 鄭亞紅 鄭亞紅 副主任醫師
    寧波市北侖區中醫院
    皮膚科
  • 余土根 余土根 主任醫師
    浙江省中醫院
    皮膚科
  • 王香蘭 王香蘭 主任醫師
    陜西省第二人民醫院
    中醫科
  • 蒲 丹 蒲 丹 副主任醫師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風濕免疫科
  • 楊續艷 楊續艷 副主任醫師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口腔科
  • 李國菊 李國菊 主任醫師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醫院
    內分泌科

盤狀紅斑狼瘡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