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皮膚性病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別名: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臨床表現】
潛伏期5~15日不等,多數為10日。起病急、緩不一,近半數有前驅癥狀,其主要癥狀有:
(一)發熱 除極輕型病例外,均有發熱,體溫自38.5~40℃不等,可呈弛張、不規則或稽留型,熱程自數日至數周。病程早期可有相對緩脈。
(二)淋巴結腫大 60%的患者有淺表淋巴結腫大。全身淋巴結皆可被累及,以頸淋巴結最為常見,腋下、腹股溝次之,胸廓、縱隔、腸系膜淋巴結偶亦可累及。直徑1~4cm,呈中等硬度,分散而不粘連,無明顯壓痛,不化膿,兩側不對稱。腫大淋巴結消退余緩,通常在3周之內,偶可持續較長的時間。
(三)咽峽炎 約半數患者有咽、懸雍垂、扁桃體等充血、水腫或腫大,少數有潰瘍或假膜形成?;颊呙坑醒释?,腭部可見小出血點,齒齦也可腫脹,并有潰瘍。喉及氣管阻塞罕見。
(四)肝脾腫大 約10%病例有肝腫大,肝功能異常者可達2/3,約5%~15%出現黃疸。幾乎所有病例均有脾腫大,大多僅在肋緣下2~3cm,偶可發生脾破裂。
(五)皮疹 約10%的病例出現皮疹,呈多形性,有斑丘疹、猩紅熱樣皮疹、結節性紅斑、蕁麻疹等,偶呈出血性。多見于軀干部,較少波及肢體,常在起病后1~2周內出現,3~7天消退,不留痕跡,未見脫屑。比較典型者為粘膜疹,表現為多發性針尖樣瘀點,見于軟、硬腭的交界處。
(六)神經系統癥狀 神經系統極少被累及,表現為急性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腦干腦炎、周圍神經炎等,臨床上可出現相應的癥狀。腦脊液中可有中等度蛋白質和淋巴細胞增多,并可見異常淋巴細胞。預后大多良好,病情重危者痊愈后也多不留后遺癥。
本病的病程自數日至6個月不等,但多數為1~3周,偶有復發,復發時病程較短,病情也輕。少數病例的病程可遷延數月,甚至數年之久,稱之為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
【診斷】
散發病例易被忽視,診斷以臨床癥狀、典型血象以及陽性嗜異性凝集試驗為主要依據,尤以后二者較為重要,當出現流行時,流行病學資料有重大參考價值。
在開展血清學檢查有困難時,根據血象結合臨床也可作出診斷。臨床表現雖以高熱、咽峽炎、頸淋巴結腫大等比較常見,但并非必有。血清谷丙轉氨酶在病程中大多升高,即使無黃疸者亦然,值得重視。典型血象及嗜異性凝集試驗在病程的第2天即有改變或呈陽性,但顯著變化一般見于第1~2周間,嗜異性凝集試驗甚或在數月后始升達有意義的水平,故必須強調多次重復檢查的重要性,1~2次陰性結果不能否定診斷。
本病分布廣泛,多呈散發性,亦可引起流行。病毒攜帶者和病人是本病的傳染源。經口密切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飛沫傳播雖有可能,但并不重要。發病以15~30歲的年齡組為多,6歲以下多呈不顯性感染。全年均有發病,似以晚秋初冬為多。一次得病后可獲較持久的免疫力。

 

巨細胞病毒病的臨床表現酷似本病,該病肝、脾腫大是由于病毒對靶器官細胞的作用所致,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則與淋巴細胞增殖有關。巨細胞病毒病中咽痛和頸淋巴結腫大較少見,血清中無嗜異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體,確診有賴于病毒分離及特異性抗體測定。本病也需與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相鑒別,骨髓細胞學檢查有確診價值。兒童中本病尚需與急性感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鑒別,后者多見于幼兒,大多有上呼吸道癥狀,淋巴結腫大少見,無脾腫大;白細胞總數增多,主要為成熟淋巴細胞,異常血象可維持4~5周;嗜異性凝集試驗陰性,血清中無EB病毒抗體出現。此外本病尚應與甲型病毒性肝炎和鏈球菌所致的滲出性扁桃體炎鑒別。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找醫生

更多 >
  • 董海峰 董海峰 主任醫師
    大慶市第二醫院
    傳染科
  • 陳繼旺 陳繼旺 主治醫師
    大慶市第二醫院
    傳染科
  • 葛利輝 葛利輝 主任醫師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
    小兒科
  • 莫文成 莫文成 副主任醫師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
    傳染科
  • 鄭麗麗 鄭麗麗 副主任醫師
    東陽市人民醫院
    小兒科
  • 陳景才 陳景才 主治醫師
    寧遠縣人民醫院
    傳染科
  • 姚欽江 姚欽江 主任醫師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傳染科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