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婦產科   >  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異位別名:子宮內膜異位癥

1.癥狀 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癥狀,最常見的癥狀為痛經、月經失調、性交痛、不孕等,分述如下:
(1)痛經及慢性下腹疼痛:患者以繼發性、漸進性加劇的痛經為特點,以下腹部及肛門墜脹痛為主,可于月經前1~2天開始,月經后消失,疼痛從腰骶部、腹部開始,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疼痛的程度與異位灶的部位有關,但與病灶的大小不成正比,如子宮骶骨韌帶部位的較小異位結節可導致病人難以忍受的疼痛,而較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癥狀較輕或無癥狀。25%的患者可無痛經,而20%~30%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慢性下腹疼痛。
(2)月經失調:15%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可有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點滴出血。是由于卵巢被異位囊腫所破壞,或者卵巢被粘連包裹致卵巢功能紊亂而引起月經失調;同時患者常合并有子宮肌瘤或者子宮腺肌瘤也可致月經過多或者經期延長等。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病例中9.9%合并子宮腺肌瘤,8.4%合并有子宮肌瘤。
(3)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常伴不孕,并已成為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國外文獻報道,在不孕者中,35%~51%為子宮內膜異位癥,而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不孕發生率為30%~75%。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不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內膜異位癥造成盆腔粘連,輸卵管及卵巢周圍的粘連使輸卵管功能及卵巢功能發生障礙。輸卵管粘連使拾卵機制及精子的輸卵管內輸送發生障礙而不孕,雖然在內膜異位癥的病變過程中輸卵管多保持通暢,但Muse報道,在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婦女中7%輸卵管阻塞,也致不孕。內膜異位灶的破壞,使卵巢的功能發生障礙,可引起有或無高催乳素血癥的無排卵性周期、黃體功能不全,黃素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等。除此外還認為內膜異位癥患者免疫功能的異常,也是導致不孕的原因,認為內膜異位癥患者盆腔非特異性的炎癥反應可激活巨噬細胞,并產生各種細胞因子。腹腔內巨噬細胞增多,可吞噬精子和干擾卵細胞的分裂致不孕?;颊唧w內B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抗子宮內膜抗體可干擾早期受精卵的輸送和著床。子宮直腸陷凹分泌量的增加,前列腺素的增多和(或)腹水中的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活性增加,使精子-卵母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輸卵管能動性和(或)卵巢的功能障礙而致不孕?;颊哂捎谛越惶弁?,使性交頻率相應減少,使受孕機會也減少。
(4)性交痛:30%左右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常訴性交痛。多由于機械性刺激所致。發生于子宮直腸陷凹、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癥,使周圍組織腫脹,纖維化,性交時使子宮收縮向上升提而發生疼痛。性交痛的程度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部位有關,如骶骨韌帶部位的異位結節,子宮粘連后低固定,陶氏腔封閉者性交痛的程度加劇。
(5)腸道癥狀:如果內膜異位病灶位于子宮直腸陷凹及直腸附近時,在月經期因病灶充血、水腫,刺激直腸導致肛門墜脹及便頻或排便痛,也可出現便秘或腹瀉。如果病灶侵犯直腸壁,并向腸腔突出或病灶較大時可引起腸腔狹窄或腸梗阻。少數病人如果病灶侵犯腸壁較深達肌層者,由于局部腸黏膜充血、水腫可出現周期性大便帶血,并非病灶侵犯腸黏膜所致。
(6)泌尿道癥狀:如果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位于膀胱及輸尿管時,患者可有周期性尿頻、尿痛及血尿。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在輸尿管罕見,緩慢進行的輸尿管阻塞多由于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造成盆腔周圍組織粘連或較大的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擠壓,造成輸尿管瘢痕扭曲、狹窄或者阻塞。由于輸尿管的阻塞可形成腎盂積水和繼發性壓迫性腎萎縮。
(7)其他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如果身體其他部位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種植和生長時,均在病變區發生周期性疼痛、出血和塊物增大,如病灶發生于臍部、腹壁傷口及外陰部時。如果病灶累及肺、胸膜或膈胸膜時,在月經期間重復發生月經性氣胸,累及肺實質時可出現經前咯血、呼吸困難和(或)胸痛。腦的子宮內膜異位癥非常罕見,如果發生則可出現典型的復發性頭痛和神經性功能缺失現象。
(8)急腹癥癥狀:少數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在月經前或月經期由于囊內壓力增加,發生囊壁穿破,如果破口較小,溢出物不多,腹痛可逐漸緩解;如果破口較大,囊內容物大量溢入腹腔,則引起急腹癥癥狀,為目前婦產科領域值得重視的新問題。
2.體征 隨著病變部位、范圍及病變程度而有所不同。典型的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表現為,子宮粘連致后傾固定,子宮可增大,一般不超過孕3個月子宮大小。子宮一側或兩側附件區可觸及與子宮相連的不活動的囊性腫塊,直腸子宮陷凹或宮骶韌帶,子宮后壁下段等部位可觸及不規則的米粒大小至蠶豆大小硬節,單個或多個,觸痛明顯,有時在陰道、宮頸或手術瘢痕處、臍部等可見紫藍色結節,月經期更為明顯。
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癥在臨床上的診斷率大大增加,而且發現它與不孕癥關系密切。但是各國各地學者又發現由于對病情和防治效果的描述缺少統一的標準,難以進行交流和比較,因此試圖制定統一的標準來評價患者的病情。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分類系統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至今仍不完善。1979年美國生育協會(AFS)提出了一套分類系統為國際上所采納,1985年AFS-r再次進行了修訂。
AFS-r分類系統,根據病變累及腹膜、卵巢、輸卵管等的深淺和所引起粘連的致密及廣泛度予以評分,將總的病情按分數所表達的嚴重度列為4期。并提供了解剖圖描繪病變所在,同時也提供了記錄生殖道以外的少見部位病變的位置及病理。這種標準已被許多國家的學者所采用。我國現也采用此分類系統。故將此分類系統加以介紹。
此分類系統雖已被廣泛采用,但仍不完善,尤其是對于判斷盆腔疼痛和不孕還有爭論。期望能有更好的分類系統。
根據本病的特點,凡在生育年齡的婦女有進行性加劇的痛經或伴不孕史,婦科檢查可捫得盆腔內有不活動包塊或痛性結節者,一般即可初步診斷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對于病情稍復雜者,還可進一步借助上述實驗室檢查及特殊檢查方法進行診斷,一般診斷并不困難,但在診斷的過程一定要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進行婦科檢查,尤其是婦科的三合診檢查,綜合分析病情以得出正確的診斷。

 

對于該病的診斷,一般根據病史、臨床癥狀、體征能比較容易做出診斷,但在疾病的診斷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卵巢惡性腫瘤 患者一般情況差,病情發展快,常常伴有持續性腹痛、腹脹。婦科檢查時可捫及盆腔包塊,若腫瘤壓迫盆底神經或腫瘤組織壞死出血,可出現下腹及腰骶部脹痛,同時伴有腹水。B超檢查顯示腫瘤為實性或混合性,形態不規則。
2.盆腔炎性包塊 附件炎性包塊多由炎癥或者結核病引起,仔細詢問病史,患者多有急性盆腔感染和反復發作史或者結核病史?;颊卟粌H經期疼痛,而且平時也伴有腹部隱痛,同時伴有發熱,經抗炎或抗結核治療有效。婦科檢查時可于一側或雙側附件區捫及不活動、界線欠清之包塊,一般黏于子宮后方。如與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鑒別診斷有困難時可行B超檢查或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3.子宮腺肌病 患者也可有痛經,但子宮一般均勻性增大,質硬。經期檢查子宮壓痛明顯,且有經期子宮增大、經期后子宮縮小的特征。B超檢查可見子宮肌層內不規則回聲增強,因子宮腺肌病常常與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并存,因此附件區有時也可捫及包塊。
4.直腸癌 直腸癌患者大便經常帶血或便血,且癥狀不受經期影響。肛診時手指套有血染。但當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病情嚴重時,可侵犯直腸壁導致直腸狹窄,伴大便墜脹,甚至大便帶血,需與直腸癌相鑒別??尚袖^劑灌腸或直腸鏡檢查確定診斷。
5.與婦、外科急腹癥相鑒別 由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生率的不斷升高,使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的發生率也不斷升高。當囊腫破裂時,由于大量囊內容物溢入腹腔產生突發性不可耐受的劇烈腹痛,此時往往易誤診為宮外孕、卵巢囊腫蒂扭轉、闌尾炎、腹膜炎等婦外科疾病。因此在疾病的診斷過程中,應仔細詢問病史,了解以往有否子宮內膜異位癥病史、停經史、發熱史等,均有助于進行鑒別診斷。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子宮內膜異位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子宮內膜異位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子宮內膜異位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子宮內膜異位找醫生

更多 >
  • 曾海濤 曾海濤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生殖健康
  • 任姿 任姿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生殖健康
  • 張敏芳 張敏芳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生殖健康
  • 張建平 張建平 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
    婦產科
  • 劉木彪 劉木彪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婦產科
  • 王樹林 王樹林 主任醫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婦科
  • 王文錦 王文錦 主任醫師
    上海市中醫醫院
    婦科
  • 盧麗娜 盧麗娜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婦產科

子宮內膜異位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