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婦產科   >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

1.乳腺導管擴張癥 乳腺導管擴張癥又稱“漿細胞性乳腺炎”,常因乳頭內陷或乳腺上皮細胞脫落,以及大量含脂質的分泌物淤積阻塞導管,以致分泌物排泄不暢,管內壓力不斷增高而引起導管擴張。其臨床特點為:
①好發于40~60歲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多有哺乳障礙史,病因以一側常見。
②乳頭溢液為早期首發癥狀,常為多個導管溢液,呈棕黃色或灰白色稠厚物。
③常觸及乳暈區腫塊,直徑多小于3cm以內,邊緣規整。早期常與皮膚粘連。同側腋窩淋巴結不腫大。
④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顯示擴張導管的部位、范圍和程度。
⑤乳頭溢液及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可見大量導管上皮、泡沫細胞、漿細胞、淋巴細胞、細胞殘核及壞死物。
2.導管內乳頭狀瘤 多見于40~50歲的中年人。瘤體多位于乳暈下方較大的輸乳管內??蓡伟l亦可同時累及數支大導管。腫瘤為多數細小分支的乳頭狀新生物構成,外型似小楊梅,有蒂且與受累的擴張導管壁相連。其主要臨床表現:
①乳頭間歇性自然排出陳舊性血水,少數為棕黃色或黃色漿液。
②約1/3病人在乳暈區可捫及腫塊,呈圓形、質軟、光滑、活動,直徑小于1cm。
③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顯示1~2級導管內有沙粒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充盈缺損,近端導管擴張,管腔無完全中斷。
④溢液細胞學和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可見腫瘤細胞。
3.乳腺囊性增生病 本病較為常見,據文獻報道其發病率約為育齡期婦女的50%左右。因有部分病例可發展為癌,故有人稱為癌前病變。病變主要累及小導管及腺胞,也可累及大中導管。其臨床特點是:
①與月經周期有關的乳腺疼痛,有時乳腺有隱痛、刺痛。
②兩乳內可捫及單一或多個囊性腫塊或區段性顆粒結節。
③少數有乳頭溢液,呈漿液性、漿液血性、血性。
④鉬靶X線攝影,顯示乳內有棉花狀或毛玻璃狀,邊界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若有囊腫形成時可見圓形、透亮陰影。
⑤近紅外線乳腺掃描,顯示點狀、片狀灰影,血管增粗、增多。
⑥B超顯示增生部位不均勻低回聲區及無回聲囊腫。
4.導管內乳頭狀癌 多見于老年多產婦女,是乳腺癌的一種特殊類型,平均發病年齡為56歲。其臨床特點:
①發病緩慢,病史長,一般病程5年以上;
②乳暈區腫塊質硬,常與皮膚粘連;
③約1/4病人有血性乳頭溢液,常為單管溢液;
④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檢查,顯示近端導管擴張,管壁有凹凸不平的充盈缺損,管壁梗阻完全中斷;
⑤溢液細胞學檢查可見癌細胞;⑥近紅外線乳腺掃描檢查,可見腫塊灰影及異常血管。
1.病因診斷 對乳頭溢液病人進行病因診斷時,除詳細了解病史及體格檢查外,還需仔細觀察溢液類型及是單管溢液還是多管溢液,此外還應進行有關輔助檢查,以幫助診斷。
2.溢液量的評估 除妊娠期、哺乳期乳汁正常分泌外,其他乳頭溢液都屬病理性溢液。溢液量的評估可分為5個等級。
+++:不用擠壓,自然流出。
++:輕壓時,絲狀噴出。
+:強壓時流出2~3滴。
±:強壓時勉強可見。
-:壓迫亦不見溢液。
治療后評估乳頭溢液量,亦可作為治療效果的評價參考。

 

乳頭溢液是許多乳腺疾病的共有癥狀,在臨床上要做到鑒別診斷,必須詳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及各種輔助檢查,仔細觀察溢液性質,進行綜合對比分析,才能對常見溢液疾病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
具有乳頭溢液的主要疾病有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囊性增生癥、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和導管內乳頭狀癌,其鑒別要點如下。
1.乳腺導管擴張癥與導管內乳頭狀瘤的鑒別 后者只累及1支導管,指壓乳暈區附近結節或病變導管,可見血性分泌物溢出。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顯示單發或多發砂粒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充盈缺損,近端導管擴張。乳腺導管擴張癥常累及多支導管,溢液多為棕黃色或灰白色黏稠物。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乳暈下大導管顯著擴張、迂曲或呈囊性變。
2.乳腺導管擴張癥膿腫期與急性乳腺炎鑒別 后者多見于產后哺乳期,未滿月的初產婦女,病變范圍較廣泛,不僅限于乳暈區,乳頭有膿性溢液改變。
3.乳腺導管擴張癥與導管內乳頭狀癌的鑒別 后者多見于中老年婦女,起病緩慢,乳頭常有血性溢液。乳內外上或內上象限可觸及無痛性腫塊,隨病情發展,腫塊可與皮膚粘連,融成團塊。鉬靶X線攝影可見腫塊陰影及鈣化影,導管造影可見導管阻塞中斷,管腔充盈缺損,管壁破壞。近紅外線乳腺掃描見腫塊灰影及異常血管。溢液及腫塊針吸細胞學檢查,可找到癌細胞。乳腺導管擴張癥則以中年人多見,溢液為淺黃色或灰白色黏稠物,腫塊常常位于乳暈區,早期可有觸痛,腋淋巴結早期不腫大。若腫大,質軟,可隨著炎癥消退而消失。導管造影見擴張的導管,管壁光滑。近紅外線乳腺掃描,可見淺灰影,血管相正常。溢液及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可找到導管上皮、泡沫細胞、漿細胞、淋巴細胞等。
4.乳腺導管擴張癥與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鑒別 后者乳頭溢液為水樣或淡黃色,乳痛與月經周期有關,經前加重,經后減輕或消失。兩側乳內可觸及散在的多個大小不一的結節,伴觸痛。
5.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與導管內乳頭狀癌鑒別 兩病在臨床上不易鑒別,尤其是管內乳頭狀癌的早期階段,更不易識別。后者病程較長,發展緩慢,年齡大于50歲。乳內腫塊直徑較大,可達5~8cm,質硬。溢液細胞學檢查,可找到癌細胞。溢液癌胚抗原(CEA)檢測陽性者,常診斷為癌。若僅乳頭溢液而無腫塊者,則癌的可能性要小一些。選擇性乳管造影兩者有明顯不同。必要時在病變組織處,切取活檢最后確診。

 

推薦藥店

同仁堂

乳頭溢液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乳頭溢液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乳頭溢液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乳頭溢液找醫生

更多 >
  • 吳彥嵐 吳彥嵐 住院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乳腺外科
  • 麥沛成 麥沛成 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乳腺外科
  • 張桂英 張桂英 副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乳腺外科
  • 朱彩霞 朱彩霞 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乳腺外科
  • 李東梅 李東梅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乳腺外科
  • 李雪梅 李雪梅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放療、化療科
  • 杜新萍 杜新萍 副主任醫師
    深圳市南山區婦幼保健院
    乳腺外科
  • 李廣太 李廣太 主任醫師
    煤炭總醫院
    婦產科

乳頭溢液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