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精神心理科   >  強迫性障礙

強迫性障礙別名:強迫障礙

強迫癥的特征是患者有持續存在、強加、不想要的思維,并對這種思維感到難以控制。強迫性思維通常為污染、傷害自己或他人、災難、褻瀆神靈、暴力、性或其他令人痛苦的話題。這些思維是患者自己的,而不是由外界插入的(如精神分裂癥的“思維插入”)。這種思維也包括在腦中的想象或情景,這種思維和想象使患者非常痛苦,并可導致極度不安。
該病的基本癥狀是強迫觀念(obsession)和強迫行為(compulsion)。90%以上患者既有強迫觀念,也有強迫行為;但據Of等(1995)報告:28%的患者以強迫觀念為主,20%的患者以強迫行為為主,50%的患者二者均很突出。病人對強迫癥狀有一定的自知力,知道這類思維或行為是不合理的或不必要的,試圖控制又未能成功。約5%的患者初起病時就不認為自己的觀念和行為不合理,也無治療要求,稱為自知力不良型強迫癥。
1.強迫觀念 指反復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情緒或意向。這些對患者本人來說,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不需要的或多余的?;颊咭材芮逍训匾庾R到這是不對的,并知道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心理活動,很想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惱。
(1)強迫思想(obsessional thoughts):一些字句、話語、觀念或信念,反復進入患者意識領域,干擾了正常思維過程,明知不對又無法控制、無法擺脫,可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①強迫懷疑:患者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復產生懷疑;明知毫無必要,但又不能擺脫。例如,出門時懷疑煤氣是否關好了;雖然檢查了一遍、二遍、三遍……還是不放心。又如懷疑文件中是否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是否寫錯了字,是否裝訂頁數正確等等。于懷疑的同時,常伴有焦慮不安,因而促使患者對自己的行為反復檢查,不能終止,十分痛苦。
②強迫性窮思竭慮:患者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現象,刨根問底,反復思索,明知缺乏現實意義,絲毫沒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例如,反復思索:為什么大米是白的,小米是黃的?而煤是黑的?樹葉為什么是綠色,而不是其他顏色?有時達到欲罷不能,以至食不甘味,寢不安眠,無法解脫。有的患者表現為與自己的頭腦在欲罷不能地進行無休止的爭辯,分不清孰是孰非。
③強迫聯想:患者見到一句話或一個詞,或腦海中出現一個觀念,腦子里便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另一個觀念或詞句。如果聯想的觀念或語句與原來意義相反,如想起“團結”,立即聯想到“分裂”;看到“天上…”,立即聯想到“地下…”等,稱強迫性對立觀念(或強迫性對立思維)。由于對立觀念的出現違背患者的主觀意愿,常使患者感到苦惱。
④強迫表象:指在頭腦里反復出現生動的視覺體驗(表象)、常具有令人厭惡的性質,無法擺脫。
⑤強迫回憶:患者對經歷過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反復呈現,無法擺脫,感到苦惱。
(2)強迫情緒:表現為對某些事物不必要地擔心或厭惡,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也無法擺脫。例如,擔心自己會得罪同事或上司,擔心周圍的人暗算自己,擔心自己會出現不理智的行為,擔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細菌的侵襲等。若看到醫院、太平間或某個人,立即產生強烈的厭惡感或恐懼,明知不合理,卻無法克制,于是極力回避,稱強迫性恐怖(obsessional phobia)。
(3)強迫意向:患者反復體驗到,想要做某種違背自己意愿的動作或行為的強烈內心沖動?;颊呙髦@樣做是荒謬的,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卻無法擺脫這種內心沖動。例如,有一種想從高樓的窗戶往下跳的內心沖動;看著自己心愛的妻子,出現想把她掐死會是什么樣的意向等。盡管當時這種內心沖動十分強烈,事實上卻從不會付諸行動。
2.強迫行為 指反復出現的、刻板的儀式動作,明知不合理,但又不得不去做。常為緩解強迫觀念引起的焦慮不安而采取的順應行為,但這些行為不能給人以愉快的感覺,以強迫檢查和強迫清洗(特別是洗手)最常見?;颊叱R暺淠芊婪赌承┛陀^上不大可能的事件,并認為這些事件對患者有害,多繼發于強迫懷疑。
(1)強迫檢查:是患者為減輕強迫性懷疑引起的焦慮所采取的措施。如出門時反復檢查門窗、煤氣和水管是否關好,發件時反復檢查文件中的內容,看是否寫錯了字等等。
(2)強迫清洗:患者總嫌手或衣物碰上臟物,為了消除對受到臟物、異味或細菌污染的擔心,常反復洗手、洗澡或洗衣服。有的患者不僅自己反復清洗,而且要求與他一道生活的人,如配偶、子女、父母等也必須按照他的要求徹底清洗。
(3)強迫詢問:強迫癥患者常常不相信自己。為了消除疑慮或窮思竭慮給患者帶來的焦慮,常反復要求他人不厭其詳地給予解釋或保證。有的患者可表現為在自己頭腦里,自問自答,反復進行,以增強自信。
(4)強迫性儀式動作:當患者產生很強烈的持續的、不能控制的要進行某些行為的強制沖動或愿望時,常導致焦慮和極度不安,就可通過進行特定的儀式動作來暫時減輕這種不安。這種儀式動作通常與強迫思維有關。例如,患者認為“我的手是臟的”,由此激發起反復洗手。另一些患者反復想象電、煤氣可以引起火災,因此激發起對電源、電器、插座、煤氣開關的反復檢查。大部分常見強迫儀式動作是清洗或檢查。其他儀式動作包括出門時,必先向前走兩步,再向后退一步,然后才走出門;否則患者便感到強烈的緊張不安。就座前,必先用手指觸一下座位,才能坐下;這一動作對消除強迫觀念或許具有象征意義。強迫性計數,計數臺階,計數窗格或做事有特定的和刻板的次序。這些動作是重復出現的,他人看來是不合理的或荒謬可笑的,本身并無現實意義,但患者完成了儀式動作,只是為了減輕或防止強迫觀念引起的緊張不安或避免焦慮的出現。有的患者只在自己頭腦里計數,或重復某些語句,以解除焦慮,是一種精神性強迫行為(mental compulsion)。這種癥狀并不少見,往往被忽視。
盡管儀式動作是為了緩解焦慮或不安,但這種焦慮的減輕通常是短暫的。有的患者會認為有必要重復這種儀式許多次。由于許多強迫癥患者有一種以上強迫思維和有關的儀式動作,因此一天中很多時間都會被這些儀式動作所占據。
另外,強迫癥會導致對一些事物或情境的回避(如污物,離開家以避免鎖門),從而對生活造成了影響。強迫癥的癥狀對患者、家庭、朋友和同事是支配的、無益的和煩擾的。
(5)強迫性遲緩(compulsive slowness)可因儀式動作而導致行動緩慢;例如,出門時反復檢查電器、煤氣,使患者遲遲不能出門,甚至上了車還要返回家中檢查,致使經常不能準時上班。但也可能是原發的,例如,每當患者看書時,目光常停頓在某一行某一個字,不能順利閱讀以下的內容。這種現象,可能源于患者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已看清楚或看懂了這一行字,因而停滯不前。這類患者往往并不感到焦慮。
上述強迫癥狀往往使患者終日糾纏于一些毫無現實意義的觀念和行為,妨害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患者感到苦惱。
強迫障礙患者的病前人格,常具有強迫特點。這類人格特點將在人格障礙一章中描述。
本癥主要有兩種表現:其一,以強迫思想為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強迫性觀念、強迫回憶、強迫表象、強迫懷疑、強迫性對立觀念、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性害怕等。其二,以強迫動作為主要臨床癥狀,如強迫洗滌、強迫核對檢查、強迫詢問、強迫性儀式化動作等。
強迫癥狀的特點:其思維和動作屬于自己;其強迫思維和動作至少有一種仍被患者徒勞地抵制,同時由于抵制不成功而多伴有明顯焦慮;一再出現的想法、表象或沖動令病人十分不愉快。這些癥狀會使病人終日糾纏于一些毫無意義的觀念和行為,妨礙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患者頗感苦惱。強迫癥病人具有強迫特點的病前人格。
根據所存在的典型的強迫癥狀,患者認識到強迫癥狀來源于自身,而不是別人強加或受外界影響的,反復出現,毫無意義,明知不對,又不能擺脫,干擾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甚為焦慮、苦惱,試圖加以排除或對抗,或迫切要求治療者,一般診斷并不困難。但慢性病例,患者在試圖擺脫強迫癥狀失敗之后,形成了適應于其病態心理的行為方式,對其強迫癥狀不再感到苦惱,轉而堅持保留其病態行為,不再要求治療。約5%的患者一起病就不認為自己的觀念和行為不合理,也無治療要求,稱為自知力不良型強迫障礙。
根據ICD-10,強迫思維或行為(或兩者兼有)使患者感到痛苦,生活受到影響,是患者自己的思維或沖動,同時,必須至少有一種思維或動作不能被抵抗,想或做這些儀式動作是不愉快的,不情愿地重復強迫思維或儀式動作。且大多數時間存在,癥狀存在3個月以上,至少連續2周,可診斷為強迫癥。

 

癥狀典型的強迫癥,根據強迫癥狀來源于自身,干擾或損害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伴有焦慮和苦惱感,試圖抵抗又不能擺脫,求醫迫切等,一般診斷不難,但需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精神分裂癥 強迫癥的強迫思維有時會被誤認為是精神分裂癥的妄想。然而,強迫癥患者常有自知力,并認為這種強迫思維是不現實的,常因不能回避而深感痛苦焦慮;而精神分裂癥患者早期可有強迫癥狀,其強迫癥狀缺乏明顯的心理誘因,具有內容離奇,形式多變與不可理解的特點。而且患者往往不為此感到苦惱,不伴有明顯的焦慮情緒,也無強烈的自我控制意向和求治愿望,自知力不全。而且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強迫癥狀的出現。僅為分裂癥癥狀表現的一部分,還可伴有精神分裂癥的其他癥狀存在,以此可作為鑒別二者的依據。慢性強迫癥患者病情加劇時,可出現短暫的精神病性癥狀,但不久即可恢復,不可認為此時已發展為精神分裂癥。少數病例精神分裂癥可與強迫癥同時存在,此時應下兩種診斷。
2.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可有強迫癥狀,??杀憩F為對特定的想法進行過度的反復思考或思慮。然而,抑郁障礙的這些想法不像強迫癥那樣是無意義的,一般伴有強迫癥狀的抑郁癥仍以情緒低落的情緒障礙為主。強迫癥患者也常合并抑郁情緒。應從發病過程分析,分析主要臨床主要癥狀是強迫癥狀,還是抑郁情緒;區別強迫癥狀是原發的還是繼發于抑郁癥。抑郁癥患者的強迫癥狀可隨抑郁情緒的消失而消除;而強迫癥患者的抑郁情緒也可因強迫癥狀的減輕而好轉。兩類癥狀獨立存在者,應下兩種診斷。
3.恐怖癥 恐懼癥的核心癥狀是對特殊環境或物體的恐懼,恐懼對象來源于客觀現實,有明顯的回避行為,不伴有強迫觀念;而強迫思維及行為是來源于患者的主觀體驗;其回避行為與強迫懷疑和強迫擔心有關。這兩種疾病也可同時存在。
4.腦器質性疾病 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特別是基底節病變也可出現強迫癥狀。依據病史和體征進行鑒別。
5.有內在愉快感的過度重復行為,如賭博、飲酒或吸煙,不能認為是強迫行為。強迫行為所進行的行為是不愉快的重復。
6.強迫障礙除常與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合病(comorbidity)外,還可與多動穢語綜合征、抽動障礙、驚恐障礙、單純恐怖癥和社交恐怖癥、進食障礙、孤獨癥等同時存在。均應按照診斷標準,分別下診斷。
Yale-Brown強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對充分了解癥狀特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設計行為治療方案都有幫助,可供采用。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強迫性障礙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強迫性障礙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強迫性障礙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強迫性障礙找醫生

更多 >
  • 張晨 張晨 主任醫師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心理科
  • 陳靜 陳靜 主任醫師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心理科
  • 周琳琳 周琳琳 主任醫師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心理科
  • 劉義蘭 劉義蘭 主任醫師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心理科
  • 吳彥 吳彥 副主任醫師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病科
  • 陳維珺 陳維珺 主任醫師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病科
  • 凌政 凌政 副主任醫師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病科
  • 江海峰 江海峰 主任醫師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
    精神病科

強迫性障礙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