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小兒科   >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別名:小兒脂肪瀉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 的檢查:

心電圖 糞便白細胞 糞便脂肪定量 糞便淀粉顆粒 糞便膿液 呼氣試驗 體脂肪率 脂肪吸收試驗

1.顯微鏡下檢查糞便脂肪
(1)蘇丹Ⅲ染色鏡檢:將糞便置玻片上,加幾滴95%乙醇混合,用蘇丹Ⅲ飽和乙醇(95%)溶液染色,鏡下中性脂肪呈黃或橘黃色圓形小球。另外將糞便置玻片上,加幾滴36%醋酸和蘇丹Ⅲ溶液,充分混合覆蓋玻片,放在酒精燈上輕輕加熱直至煮沸,冷卻后鏡檢,脂肪酸可染成橘黃色小球。鏡下脂肪球較多,如每低倍視野超過6個,常提示糞脂過多。此法簡便,但敏感性較差,中、重度脂肪瀉才呈陽性。
(2)取生理鹽水和猩紅染料的飽和乙醇溶液各1滴,加糞便少許在玻片上混勻,覆以蓋玻鏡檢,可見圓泡形中性脂肪和晶狀的脂肪酸。如標本1/4以上染成紅色,為試驗強陽性( 或 ),為重性脂肪瀉。
2.碘油耐量試驗 給患兒口服碘油(用罌粟子油加氫碘酸,使含碘量達40%)碘與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緊密結合,至消化道吸收后才離解,從尿中排出,服后12~18h后收集尿液,以7個試管作尿的倍比稀釋,每管各0.5ml,各加3滴新配制的1%淀粉懸液作半定量碘試驗。如第4管(1∶8稀釋)或以上顯示藍色者為陽性,說明消化道脂肪吸收正常。有碘過敏史者忌用。
3.血清胡蘿卜素測定 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身,血清胡蘿卜素含量可間接反映脂肪吸收情況。在正常飲食情況下,血清β胡蘿卜素正常值為:嬰兒0.37~1.3μmol/L(20~70μg/dl);兒童0.74~2.42μmol/L(40~130μg/dl)。在輕度脂肪瀉此脂色素即不易吸收,如飲食中連日吃胡蘿卜或其他富于胡蘿卜素的食物,如明顯低下,可認為存在脂肪吸收不良。脂肪吸收不良常降至1~2μg/L,此結果不受維生素A入量的影響。但食用較多綠色、黃色蔬菜、水果的病兒可出現假陰性,而不食用這類食物的病兒,如8個月以下嬰兒可呈假陽性。
4.糞脂定理測定和計算脂肪吸收率 如上述簡單方法不能解決,可測食物和糞便的脂肪含量,計算其吸收系數。
患兒每天攝入含一定量脂肪的正常飲食,脂肪熱卡至少占總熱卡的35%,共5天,后3天每天收集全部糞便,進行糞脂定量測定,并計算脂肪吸收率:
脂肪吸收系數=[攝入總脂肪(g)-排出總脂肪(g)]/攝入總脂肪(g)×100%
正常早產兒吸收率為60%~75%;足月嬰兒80%~85%;1歲以上正常兒的系數為95%或更高。吸收率明顯低下可診斷為脂肪吸收不良。本試驗雖較精確,但操作過程復雜,較小兒童收集糞便也常有困難,可采用蘇丹Ⅲ染色鏡檢和血清胡蘿卜素測定篩選方法。
5.血液檢查 末梢血涂片可檢測是否有小細胞低色素或大細胞貧血。查到棘紅細胞應考慮無β脂蛋白血癥,后者血清膽固醇、三酰甘油均低下,幾無β脂蛋白。Shwachman-Diamond綜合征有末梢血粒細胞減少。
6.N-苯甲酰-L酪氨酸-對氨基甲酸BT-PABA試驗 是診斷胰外分泌功能可靠簡易的方法。其原理是胰腺分泌中的糜蛋白酶可水解BT-PABA氨基酸肽鍵,而將PABA作為標記殘留在腸腔,并被吸收入血循環。由尿中排出。胰分泌減少時血及尿中PABA含量均下降。為避免假陽性,測試前3天忌水果及磺胺、氯霉素、利尿劑、中藥,空腹服BT-PABA 250mg,2h后取靜脈血或留6h尿,測定PABA含量,明顯低下者。提示胰外分泌功能低下。
7.右旋木糖吸收排泄試驗 糖是一種戊糖,口服后被空腸吸收,在體內不被代謝,由尿中被排出,在腎功能正常條件下,木糖吸收排泄量可反映小腸吸收功能??诜咎?4.5g/m2,最大不超過25g,1h后測木糖血濃度,正常>25mg/dl;也可口服木糖1g(10%溶液),繼飲水l00~200ml,收集5h尿測木糖,正常排出>0.25g。如血或尿木糖顯著降低,提示空腸黏膜有較廣泛損害,可間接推斷脂肪吸收不良是由于腸黏膜損傷所致,而與單純胰外分泌或膽鹽缺乏等無關。
8.維生素B12吸收試驗 Schilling試驗。維生素B12與內因子結合后,由回腸末段被吸收,體內維生素B12儲存飽和后,多余的B12即從尿中排出。試驗時先肌注足量維生素B12,使體內儲存達飽和。再口服核素60鈷(60Co)標記的維生素B12微量,留24h尿測核素維生素B12排出量,如排出量小于攝入量的5%,如病兒無內因子缺乏,提示回腸黏膜具有較廣泛損傷,包括外科切除。腸內膽鹽經細菌還原為去氧膽酸或石膽酸,大部由回腸末端再吸收,經肝臟處理后可重新經膽道排入腸道,幫助脂肪吸收。當回腸末端有廣泛損害時,常提示膽鹽吸收及膽鹽池減少,脂肪吸收不良可能與膽鹽缺乏有關。
9.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可直接測定膽酸、胰脂酶及胰蛋白酶含量。賈第鞭毛蟲感染引流液鏡檢可發現滋養體。細菌培養菌落計數有助于診斷小腸上部細菌過度繁殖。
10.小腸黏膜活檢 可通過內鏡或經口插入腸活檢導管取小腸黏膜做活檢,可直接觀察黏膜病變,對診斷乳糜瀉、無β脂蛋白血癥、腸病性肢皮炎、腸淋巴管擴張癥、牛奶或豆蛋白過敏、熱帶口炎腹瀉及賈第鞭毛蟲病等均有幫助。另外活檢標本可測定雙糖酶活性,脂肪吸收不良伴雙糖酶活性下降,常提示小腸黏膜病變較廣泛。
常規做B超、心電圖和X線檢查,以助診斷和鑒別診斷。例如腹部B超可檢測胰腺及膽道有無解剖異常。國外胰纖維囊性變是引起脂肪瀉的常見病因,國內尚未見有報道,此病測汗液氯化鈉含量增加。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找醫生

更多 >
  • 閆旭明 閆旭明 副主任醫師
    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院
    小兒科
  • 周新華 周新華 副主任醫師
    江蘇省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
    小兒科
  • 錢建青 錢建青 副主任醫師
    常熟市中醫院
    小兒科
  • 錢建剛 錢建剛 副主任醫師
    常熟市中醫院
    小兒科
  • 劉金紅 劉金紅 副主任醫師
    常熟市中醫院
    小兒科
  • 趙曉霞 趙曉霞 副主任醫師
    常熟市中醫院
    小兒科
  • 錢正禮 錢正禮 副主任醫師
    張家港市第三人民醫院
    小兒科
  • 覃珍 覃珍 副主任醫師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小兒科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