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志賀菌病

志賀菌病別名:細菌性痢疾

志賀菌病 的檢查:

糞便量 甲基紅試驗

1.血象 急性菌痢常有白細胞增多,在(10~20)×109/L;中性粒細胞增多,核左移。慢性病例有輕度貧血。
2.糞便檢查 大便量少,為膿血黏液便。鏡檢可見成堆膿細胞,其中有紅細胞及巨噬細胞。膿細胞常在10個以上/高倍視野。大便培養分離出致病菌對診斷及指導治療都有重要價值。宜在抗菌療法開始前采取標本,取膿血部分,立即送檢。擱置過久或與尿液混合,可影響陽性率。采取標本時的病期可以影響陽性結果,發病第1天陽性率最高??蛇_50%,第6天降至35%,第10天為14.8%。多次送檢可以提高陽性率。為了便于分離致病菌,常采用選擇培養基,過去常用SS瓊脂平板,近年發現對志賀菌屬也有抑制作用。采用木糖-賴氨酸去氧膽酸鹽瓊脂平板,可以提高陽性率,國內亦有采用HE瓊脂(Hektoen enteric)培養基及Mac Conkey瓊脂平板,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分離出陽性菌株,及時進行抗生素敏感度測定,對指導臨床用藥有參考意義。
3.快速病原學診斷 包括免疫熒光菌球法、增菌乳膠凝集法、協同凝集試驗、免疫艷藍染色法,可以快速從糞便中獲得陽性結果,陽性率可達90%以上,對菌痢的早期診斷有一定幫助。
4.單克隆抗體點免疫結合夾心法(DIAB)及反向間接血凝法 最近有人用來檢測糞便中福氏痢疾菌的抗原,有較好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值得進一步研究。
5.DNA探針法 有人采用堿性磷酸酶標記的探針和糞便標本進行雜交。早期陽性率可達85%,較常規培養陽性率56%顯著增高,增加了早期診斷陽性率。
6.乙狀結腸鏡檢查 急性菌痢結腸黏膜彌漫性充血水腫,并有淺表潰瘍及滲出物,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徒有增加患者痛苦,且有一定危險性,一般不宜采用。慢性菌痢則可見結腸黏膜充血、水腫及淺表潰瘍,黏膜可呈顆粒狀且可見息肉等增生性改變,刮取黏液膿性分泌物送培養可以提高陽性率。
7.X線檢查 慢性菌痢進行鋇餐或鋇劑灌腸,可見腸道痙攣、袋形消失、腸壁增厚、腸腔狹窄及腸段縮短等改變。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志賀菌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志賀菌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志賀菌病找醫生

更多 >
  • 胡品津 胡品津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消化內科
  • 湯國雄 湯國雄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內科
  • 亓鵬 亓鵬 主任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六醫院
    心血管內科
  • 金細眾 金細眾 主任醫師
    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重癥監護室
  • 謝龍騰 謝龍騰 副主任醫師
    寧波市第四醫院
    肝病
  • 鄭仕誠 鄭仕誠 主任醫師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 賴通彬 賴通彬 副主任醫師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 李軍 李軍 主治醫師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志賀菌病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