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外科   >  藏毛性疾病

藏毛性疾病別名:藏毛病

藏毛性疾病

(一)發病原因
本病病因學說很多,大致可分為2類:發育上的原因和損傷。19世紀后半期由于胚胎學的發展,對于本病特定的發病部位發生的特定病變,自然就懷疑是因為發育上的原因所引起的。歸納大量著述提出的假說大致有3種:
1.骶尾部髓管囊性殘留物學說 1887年法國學者Tourneaux和Herrman提出,一直到1942年美國學者Kooistra仍然支持此說。
2.骶尾區中央縫畸形發育學說 Fere(1878)提出骶尾區中央縫畸形發育導致皮膚內涵物形成囊腫,1935年Fox擁護這一理論。
3.類似鳥類尾羽腺結構的退化殘跡 1931年Stone提出這一理論。也有人認為是某種腺的退化殘跡。一直到1946年Patey等報道1例理發師手指上發現藏毛竇以后,先天性病源論或是發育上的原因諸假說開始受到懷疑并在獲得性原因方面尋求解釋。以后這類報道頗多。認為皮膚損傷后繼發毛發植入,或者是毛發穿破皮膚,造成感染和皮化。Bearley認為藏毛竇在開始是由周圍毛發刺入皮膚形成短竇道,而毛發根部仍然與其毛囊相連。當這一毛發脫落后,繼續被竇道產生的吸引力吸入,他建議在第1階段稱為“刺入性竇道”,第2階段稱為“吸入性竇道”。這一假說似乎可以解釋已經知道的一些臨床現象和歷史事實。例如本病以男性為主,多發生在那些體毛多而硬的人群或種族。發生部位是多毛區,并且是經常遭受揉搓、摩擦的部位等。Bearley說吉普車乘員中之所以發病率高,就是因為這些軍人乘坐低矮硬韌的吉普車在崎嶇的道路上長途顛簸,經常扭動和摩擦臀部有關。他曾測量臀溝開張時局部壓力的變化。當臀部向兩側分開時,局部壓力可以驟然降低80mmH2O。說明該局部可以產生的吸引力。1975年在一次討論會上,Rord報道1例在藏毛竇內取出一綹毛發,共23根,毛發的顏色、粗細、長短和方向都是一致的。他認為這是從一個“青春型”毛囊連續長出來的。“青春型”毛囊不像“頭顱型”毛囊那樣在胎兒期就啟動功能而是在青春萌動期才開始啟動功能。每根毛發從生長到脫落約需3~6個月。在毛發仍在繼續生長之際,竇道感染,這綹毛發才暴露于外。他認為組織學檢查時很難準確地切到毛囊或者切到時毛囊結構已被破壞,因而一般病理報道總是說只有毛發沒有毛囊。Rord的報道表明,傳統的病因學說還存在著許多等待解釋的問題。
(二)發病機制
在尾骨部背側中線的原發竇道在皮膚開口,深約2~3cm,末端有小腔。竇道內含毛發,有時毛發在竇道口伸出。這種毛發全然是游離的,兩端尖細,很難發現毛囊。繼發管道位于原發竇道深處,感染后破向皮膚,含有豐富的肉芽組織。原發竇道開口部以鱗狀上皮為襯里,這種上皮襯里深入竇口內2mm左右即為肉芽組織替代。繼發管道位于原發竇道“顱側”。

 

推薦藥店

同仁堂

藏毛性疾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藏毛性疾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藏毛性疾病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藏毛性疾病找醫生

更多 >
  • 李春偉 李春偉 主任醫師
    無錫市中醫醫院
    肛腸外科
  • 茆海兵 茆海兵 副主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肛腸外科

藏毛性疾病找醫院

更多 >

相關藥品推薦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