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網 > 腫瘤頻道 > 預防腫瘤 > 如何自測 > 把癌癥變成慢性病 這些經驗值得借鑒

把癌癥變成慢性病 這些經驗值得借鑒

2018-09-17 來源:大連振國腫瘤   標簽: 掌上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腫瘤疾病因存在多病癥共存的現象,處置原發病及其治療不良反應時需要醫療干預,但是,不好好治療(吃藥不遵醫囑),甚至胡亂治療的患者都大有人在。

把癌癥變成慢性病 這些經驗值得借鑒!

對大多數人來說,癌癥意味著什么呢?

有人說:討厭癌癥,因為癌癥可能意味著死亡倒計時的開啟;也有人說意味著疾病痛苦的折磨;意味著社會身份的破裂……

近年來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控煙無力、壓力過大、不良的生活習慣等,讓人們更加關注“癌癥”。

而時至今日,我們也依然沒有揭開癌癥的神秘面紗,上述對癌癥“誤解”或多或少造成了大家困惑和恐懼。

今天,我們重點闡述的觀點是“癌癥是一種慢性病”。

癌癥就是一種慢性病

慢性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全稱,良性的“慢性病”以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肥胖等最常見,還包括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或痛風、慢性阻塞性肺病、腎功能不全等。

據權威機構發布: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四類慢性疾病中,前兩位就是癌癥(28.1%)、心腦血管疾病(27.1%),從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與癌癥相當。

但大多數人對心血管病處之泰然,面對癌癥卻如同判了死刑,對癌癥的恐懼遠遠超過了心血管病等其他疾病,恐懼的根源正是大眾對于癌癥“未知和誤解”。

臨床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在癌癥患者中,有1/3是被嚇死的,也就是說,這些患者患病以后產生的恐懼和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到免疫力、飲食、睡眠等,患者又不能正確應對和調適的結果。

其實,癌癥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并不是不治之癥。它與心腦血管病一樣,也是種慢性病,只要能夠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1/3可以預防;1/3可以治愈;而還有1/3則可以通過改善癥狀減輕患者痛苦,讓患者有尊嚴地活著。

癌癥不一定非要治愈

腫瘤一旦出現,幾乎是伴隨終生。

但,如不幸患上癌癥,患者的共同愿望就是希望能徹底把腫瘤從身體內消滅干凈。這樣的愿望實際上不是那么容易辦到的。

人們既要糾正“癌癥是不治之癥”的觀念,也要糾正“癌癥一定要治愈”的觀念。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都很難治愈,癌癥為什么一定要治愈呢?而且隨著抗癌治療方法的不斷改進,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存時間在不斷延長。

當無法完全戰勝敵人的時候,僵持、維持,也是一種勝利。為了達到與癌癥的平衡,患者及家家屬,都應該學會正確面對癌癥,甚至與癌癥做朋友,坦然地去直面它、理解它、與它來一場生命的對話,實現與它的“和平共處”。

戰勝腫瘤的思路不是根除,而是控制腫瘤盡量不要影響壽命。如果已經患病,一方面要亡羊補牢,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積極鍛煉等;另一方面要科學治療,合理用藥。

活得好、活得久是最終目標

腫瘤治療不能以消滅腫瘤為唯一目標,如果一個治療方案能讓患者多存活數月,使腫瘤縮小若干個百分點,但卻以損害患者生活質量為代價,則這種治療實際上并無多大意義。因此,傳統的治療于將所有腫瘤消滅根治的治療觀點已不適用。

而現代的治瘤理念是,通過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從根本上抵抗腫瘤細胞,以達到延長生命時間,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活得好”是基礎,只有生存質量高,延長壽命才更有價值。

那么,除了及時診斷和規范治療,腫瘤患者還應注意什么呢?

1.腫瘤治療不要相信偏方或“大師”

“偏方治大病”對腫瘤患者來說都是吹牛皮。不問科學,一廂情愿地想根治,依賴一些所謂的“神奇療法”,追捧偏方、“大師”等偏門左道,非但不能徹底治愈腫瘤,反倒因為放棄了現代醫學治療方案,胡亂吃藥或拒絕吃藥,病情惡化,甚至過早離開人世。

2.腫瘤防控靠醫生、更要靠自己

科學飲食、合理營養、積極運動、良好睡眠和減少精神壓力等,顯然都要靠自己去落實。

治療腫瘤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合理用藥,定期檢查,長期堅持。腫瘤疾病因存在多病癥共存的現象,處置原發病及其治療不良反應時需要醫療干預,但是,不好好治療(吃藥不遵醫囑),甚至胡亂治療的患者都大有人在。

醫生可以提供標準化的、符合相關指南或共識的治療方案,如果患者不配合,將于事無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