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網 > 腫瘤頻道 > 成功案例 > 實例:外泌體表面蛋白檢測用于腫瘤診斷

實例:外泌體表面蛋白檢測用于腫瘤診斷

2018-05-09 來源:解碼醫學  標簽: 掌上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近日,JEV發表了悉尼大學BelovL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豐富了大家對液體活檢方法的認識,同時提供了新的活檢思路。BelovL等將已知的腫瘤表面標志物抗體固定于芯片之上,通過分別腫瘤細胞和EV做對比,來評判EV作為表面標志物檢測源的可靠性。

隨著腫瘤研究的不斷深入,腫瘤細胞特異性標志物已逐漸成為腫瘤診斷中必不可少的檢測項目。常規的腫瘤標志物篩查可能需要進行組織活檢,通過穿刺等方式取得病人活體樣本。

該方法需要確定病人的實體瘤位置,不方便應用于健康人群的疾病篩查,同時組織活檢對病人傷害較大,不良刺激又可能使腫瘤的生長加速,新的無創診斷方法有待開發。CTC及ctDNA作為新興的液體活檢檢測方法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但由于CTC及ctDNA在血液中含量低,收集純化方法復雜,目前存在一定的弊端,而外泌體作為新興的液體活檢靶標正逐步成為新的檢測標的。ExosomeDiagnostics開發了針對融合RNA等的檢測手段,但使用外泌體進行液體活檢的技術路線有待豐富。

近日,JEV發表了悉尼大學BelovL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豐富了大家對液體活檢方法的認識,同時提供了新的活檢思路。BelovL等將已知的腫瘤表面標志物抗體固定于芯片之上,通過分別腫瘤細胞和EV做對比,來評判EV作為表面標志物檢測源的可靠性。

由文章可見,通過抗體芯片分別檢測細胞和血漿中囊泡表面標志物,約40%的癌細胞表面標志物在囊泡表面有所體現。這意味著,通過對囊泡表面標志物的檢測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腫瘤細胞的組織活檢。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檢測靈敏度的提升,囊泡表面標志物數量所占對應癌細胞表面標志物的比例會逐漸的提升。

這篇文章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利用血漿中胞外囊泡進行液體活檢用于腫瘤診斷的新技術路線。相信隨著技術的逐漸完善,這一技術的臨床應用會越來越近。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