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網 > 腫瘤頻道 > 康復護理 > 疼痛護理 > 還在誤解癌痛?5個緩解疼痛的技巧學起來!

還在誤解癌痛?5個緩解疼痛的技巧學起來!

2018-04-03 來源:肺癌康復圈  標簽: 掌上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盟 美容護膚
摘要:我們要理性的對待疼痛,不管是抗癌還是緩解疼痛,我們都只有更好的了解它,才能知道應該如何對抗它。

 你躺在床上,疼的無法動彈,我卻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你。

 
你坐在椅子上,疼的無法站起來,我能做的只有去扶你。
 
你的雙臂無法伸展穿衣,眉頭緊皺。疼在你身,痛在我心。
 
每當我看到你備受癌痛的折磨,卻無法為你承受的時候。我很無奈,不能替你承擔,我也希望能夠做些什么緩解你的疼痛。
 
我們要理性的對待疼痛,不管是抗癌還是緩解疼痛,我們都只有更好的了解它,才能知道應該如何對抗它。不能人云亦云!有許多人對待癌痛都有錯誤的觀念和理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癌痛,緩解疼痛。

錯誤觀點一

我的疼痛是腫瘤導致的,腫瘤治好了,疼痛就好了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這么想?一些腫瘤的疼痛,往往是腫瘤刺激人體發出的早期信號。當腫瘤切除了或通過放化療根治了,疼痛自然也就消失了。而對于許多中晚期腫瘤病人來說,錯誤的觀點,可能導致治療方向錯誤。

1.中晚期轉移的腫瘤患者的疼痛
 
中晚期腫瘤如骨轉移、腹膜后轉移患者:可能是神經病理性疼痛。這類患者的疼痛是神經受到破壞而不是單純無菌性炎癥刺激導致的,稱之為神經病理性疼痛。即使腫瘤「治好了」,但遭到破壞的神經無法恢復,這種神經病理性疼痛會持續存在甚至伴隨終生。
 
比如,很多老年帶狀皰疹病人,「皰疹」治好了,但疼痛依然存在,甚至會比原來更痛,這是為什么?因為神經修復緩慢或者神經修復紊亂(這就是神經遭到了破壞,無法恢復和從前一樣,所以依舊會疼痛,這種疼痛不是皰疹帶來的,而是神經帶來的)。在中國,腫瘤患者初診以中晚期居多,五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治療效果不理想。也就是說,大部分原發病可能是治不好的。一味單純靠治療腫瘤而忽視疼痛治療,其結果就是腫瘤沒治好,人也受了罪。
 
長期的疼痛刺激,會導致大腦中樞的敏化,也就是說,大腦已記住了這種疼痛并且將其放大。結果就是,即使沒有外界的刺激,這種疼痛也仍然「存在深深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換言之,就類似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只不過性質更為嚴重。

2.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腫瘤導致的
 
約10%病人的疼痛不是因為腫瘤的原因導致的,約75%左右的疼痛是腫瘤導致的,還有約15%的疼痛是腫瘤治療導致的(比如胸部術后肋間神經痛、腰椎術后腰背痛、比如化療后周圍神經炎、放療后神經痛等),也還有約10%左右的病人,其疼痛并不是腫瘤導致的,而是和正常人一樣,是因為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等非腫瘤原因導致的。
 
換言之,腫瘤病人的疼痛,并不一定是癌痛。曾經有一位腫瘤病人,一晚上打了6支嗎啡,仍然控制不住腰腿痛(腰椎也確實有轉移),后來考慮是椎間盤突出急性期,經治療后一支嗎啡也沒有用。(常規的椎間盤治療)還有一位癌癥病人,胸部疼痛7個月,無法平躺,看了很多醫生,吃了許多止痛藥,效果都不好,其實也是因為頸椎病導致,經不到10天的簡單治療,病人疼痛解決。

錯誤觀點二

痛了忍一忍,忍不住了再用止痛藥,免得吃多了上癮
 
可以說,很多人都有這種觀點,他們千方百計的忍,千方百計的少用藥。對于癌痛病人尤其是慢性持續性疼痛的病人,很多時候疼痛是無法忍受,沒有經歷或體驗過那種疼痛的都無法理解。病人需要持續應用止痛藥物,使血里面的藥物濃度達到穩定才能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更少地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這次少吃藥了,下次為了止痛可能需要更多的藥物,帶來副作用更多,最終結果就是藥沒少吃,罪沒少受?!赴磿r給藥,充分鎮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一直推廣的理念之一。
 
有些癌痛病人需要用到阿片類藥物(比如嗎啡、羥考酮、芬太尼等),而這些藥物是有成癮性的。實際上,阿片類藥物用于癌痛治療,成癮性并不高,有統計說一千個癌痛病人還不到一個。由于腫瘤的進展,病人疼痛加重,止痛藥的劑量需要增加,同時阿片類藥物有耐受性,許多病人吃藥越來越多這是很正常的,這和「成癮」有明顯區別。

錯誤觀點三

我對止痛藥過敏,不能吃
 
病人會說「我一吃曲馬多/嗎啡/羥考酮,就頭暈難受、惡心嘔吐,醫生說是我過敏?!蛊鋵嵾@并不是過敏,而是阿片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頭暈、便秘、排尿困難等)。
 
由于個體差異性,人們對藥物的敏感性也不同,不良反應因人而異。這種情況下不是不能用藥,而是要適當進行預處理:預防性給予止吐、通便藥物,等病人適應了,再緩慢減掉;小劑量開始,逐漸追加。

錯誤觀點四

我的疼痛止不住了,給我開一支杜冷丁
 
確實,在幾十年前藥物缺乏的時候,杜冷丁給一部分癌痛病人減少了痛苦。如今,時代進步了,許多人對于癌痛治療的認識和觀念卻沒有進步。杜冷丁口服吸收不規律,只能肌注給藥,用藥不方便,血藥濃度也不穩定,不利于穩定控制疼痛。再加上杜冷丁作用時間很短,只有2~4小時,還不如嗎啡(4~6小時)。
 
此外,杜冷丁會在體內代謝成為去甲哌替啶,神經毒性較大,反復應用蓄積后會導致神經中毒癥狀如震顫、抽搐、肌陣攣、癲癇發作。并且,杜冷丁注射后血液與腦內濃度迅速上升,容易達到引起「飄」感的高濃度,更容易上癮。也早就不推薦杜冷丁用于癌痛治療,因為現在可用的藥物種類多,效果也更好。

錯誤觀點五

用了這么多藥物效果都不好,是不是沒辦法、只能痛死了
 
腫瘤的治療有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等,癌痛的治療除了傳統的三階梯藥物治療之外,還有很多癌痛治療方式,如病人自控鎮痛、神經阻滯、神經毀損、持續蛛網膜下腔藥物輸注鎮痛等。這些止痛技術創傷小,治療效果也很好,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疼痛,有效率可達到90%左右。

錯誤觀點六

放療/化療也可以止痛,起效了就不痛了
 
這是一部分內科醫生或者放療科醫生的觀點。放療、化療、介入治療等如果選擇好適應證會有止痛的效果,但不是100%有效。
 
放化療對中晚期腫瘤的平均控制率不超過50%。如,化療對肺癌的有效率最高是60%~70%左右,對胃癌的有效率僅30%~40%、到了三線藥物治療時甚至10%的有效率都不到。
 
放療對骨轉移造成的疼痛有較好的止痛效果,其有效率最高在70%左右。而即使放療能夠有效,從制定方案到開始到治療有效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多學科聯合止痛、全程止痛,是目前國內外最為提倡的鎮痛方式。只有通過多種方法聯合、早期干預,才會起到最佳作用。舉個例子,對于骨轉移病人,在放療一開始加用止痛藥物,若放療有效疼痛減輕則減少乃至停止止痛藥,若放療效果不佳則繼續用止痛藥,這樣可以比較好的控制患者疼痛。早期止痛,對部分因疼痛無法耐受放療體位或食欲睡眠不佳活動減少的病人還可以達到提高生活質量、更好耐受治療的目的。

錯誤觀點七

微創鎮痛治療風險大,會導致截癱等,只能在萬不得已時用
 
微創鎮痛創傷其實很小,絕大多數晚期病人都可以耐受,但各有適應證和應用條件。治療中毀損的是交感神經不是支配活動的脊神經,導致截癱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極低(小于萬分之一),術后有一過性低血壓降低和腹瀉等,對癥處理即可。而治療的有效率較可達到80%左右,止痛效果好。
 
了解完以上這些錯誤的觀點后,我們大概知道了要如何正確對待癌痛。下面總結了這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學會科學治療
 
對癌痛,肯定是三階梯療法,這是目前最科學合理的方式,其他的偏方不要過于盲目追隨。關于三階梯的描述:不怎么疼的用非阿片類藥,比較疼的用弱阿片類藥,疼的受不了的用強阿片類藥。

二、按時給藥
 
關于止時痛藥,應該做的是按給藥,而不是一疼了就馬上吃。每種藥都有它的持續時間,如阿司匹林會持續3-6個小時,而硫酸嗎啡會持續12小時。所以也說明了,不是吃了藥就會馬上不疼的,而且疼了再吃藥,就晚了。

三、輔助調理不可忽視,分兩點:

1、多吃姬松茸和蘆筍。
 
姬松茸、蘆筍中含姬松茸多糖,元素硒,天門冬酰胺等物質。其中姬松茸多糖針對癌癥的效果,比靈芝強5倍,能緩解細胞毒性、機體抗感染能力下降、骨髓造血細胞的繁殖抑制等副作用。對感染和癌細胞本身產生的癌痛,有良好緩解。而硒與天門冬酰胺,能抑制癌細胞增殖,改善體質,并維持身體對鎮痛藥的敏感,也能緩解癌痛。
 
目前癌痛的臨床調理中,就有相關的食物調理法,但需注意,如果病人食欲差,體質弱,消化能力下降的,建議使用專門的食物發酵液去調理,網上最常見的,如姬松茸蘆筍發酵飲品,就廣泛應用在癌痛臨床調理中。

2、多補充微量元素硒
 
上述蘆筍中雖然含有大量的硒,但對于癌癥患者而言,還是不夠。要想微量元素硒起到緩解癌痛、抗癌、減輕放化療副作用、提升食欲、改善體質等作用,還需加大補硒量,或者是選擇高吸收的補硒制劑進補,常見的補硒藥有硒維康口嚼片等,網上也有其他的硒制劑,僅供參考!

四、學會分散注意力
 
看電視、聽音樂、讀書、唱歌、聊天、緩慢呼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緩解癌痛,是非常有效的。

五、輕松按摩
 
適當的按摩,能改善血液循環,最簡單的方式,在癌痛部位平穩的畫圈圈,就能有效的緩解癌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