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結腸直腸損傷

結腸直腸損傷

(一)一期縫合修補穿孔或腸切除吻合術
隨著抗生素、手術、圍手術期處理,全靜脈營養的進步,結腸、直腸創傷處理近年國內外均有向一期手術方面的改變。優點是一期縫合住院時間短、治愈時間縮短,一次完成治療,避免了人工肛門給病人帶來的精神上、生理上和再次還納手術的痛苦。
1、適應證?、偈軅嗍中g時間在6h以內;②糞便外溢少,污染腹腔較輕;③單一結、直腸傷,無合并其他內臟傷或合并傷不重;④病人全身情況較好;⑤年輕;⑥右半結腸損傷;⑦平時創傷或戰時戰線穩定。傷員手術后能留在手術單位觀察1周以上者。
2.、手術方法
⑴穿孔縫合修補術:適于游離腸段如橫結腸、降結腸穿孔;在固定的升、降結腸穿孔縫合修補之前,必須充分游離該段結腸,必要時斷肝結腸韌帶或脾結腸韌帶,并切開同側側腹膜,檢查穿孔前后壁。穿孔部先作全層縫合,再作漿肌層縫合。
⑵結腸切除對端吻合術:適于結腸近距離內多個穿孔或完全橫斷傷,大塊毀損傷,在清創后,斷端修剪整齊后行端對端吻合術,第一層作全層連續縫合,再作漿肌層間斷縫合。
⑶右半結腸切除、回腸末端與橫結腸吻合術:適于升結腸、盲腸嚴重毀損傷。切開右側側腹膜,將盲腸上升結腸游離,切斷肝結腸韌帶,切除右半結腸與回腸末端,作回腸與橫結腸對端吻合術。第一層作全層連續縫合,第二層用絲淺作間斷倫勃縫合。
(二)分期手術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當時手術技術操作受限,抗感染藥缺少,圍手術期處理欠妥,當時大腸傷用一期縫(吻)合方式進行,死亡率55%~60%。第二次世界大戰改為分二期手術,死亡率降至35%,在美軍侵朝戰爭中,分期手術死亡率降至15%。故分期手術沿用至今仍為許多外科醫師所推薦。
1、適應證
①受傷距手術時間超過6h;②腹腔內糞便污染較重;③合并全身多發性傷或腹內多器官傷;④病人全身情況較差,不能耐受較長時間手術;⑤年紀較大;⑥左半結腸損傷;⑦戰時大量傷員,處理后不能留治在該救護站繼續留治觀察一周以上者。
2、手術方法
⑴結腸外置術:適于結腸的游離部分如橫結腸、乙狀結腸多處破裂傷。探查后另作切口將損傷腸襻提于腹壁外,并在其系膜血管弓下戳一小孔,用腸線玻璃管作為支撐管,將損傷腸襻固定于腹壁外,以防回縮入腹腔。
⑵損傷腸襻縫合加近端外置術:適于升、降結腸和直腸等固定腸襻損傷。術中必須切開其旁的側腹膜,損傷腸襻游離,創口清創,探查有無多個穿孔后,將傷口一期雙層縫合后放入原位,再在其近端游離結腸作造口術。如直腸傷縫合后取乙狀結腸造口,降結腸傷縫合后作橫結腸造口。以達到糞流改道,促使傷處愈合。
⑶縫合加外置術:在游離的結腸襻如橫結腸、乙狀結腸傷、將損傷腸襻傷口清創、縫合后外置于腹壁外,術后可從腹壁外觀察到傷口愈合情況,如愈合良好,10天左右放回腹腔,如不愈合,拆除縫線,則仍為一腸襻式造口術,待二期還納。
⑷直腸損傷縫合加乙狀結腸造口術:直腸損傷多數為腹膜外直腸傷,應作直腸損傷處清創、傷口縫合,其近端乙狀結腸造口以使糞流改道。乙狀結腸造口遠端用生理鹽水充分清洗,并放入甲硝唑溶液,骶骨前直腸后放置煙卷引流。術后3~4天拔出引流。傷口愈合后4周再作二期手術,將外置乙狀結腸切除后吻合。

 

推薦藥店

同仁堂

結腸直腸損傷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結腸直腸損傷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結腸直腸損傷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