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傳染科   >  萊姆病

萊姆病別名:萊姆氏病

(一)治療
萊姆病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原體。像其他螺旋體病一樣,萊姆病也以病程早期對抗生素治療收效最佳。治療方案根據臨床對照資料和臨床經驗而發展。由于很難證實細菌確已清除,而有些癥狀治療后還常會持續存在,因此確定抗生素治療終點并非都是輕而易舉的事。
1.早期萊姆病的治療 早期口服抗生素治療,EM通常都會立即消失,一般不致再發生后期重大后遺癥(心肌炎、腦膜腦炎、復發性關節炎等)。因此立即治療甚為重要,盡管這類病人可能很易復感??股剡x擇及劑量均見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及多西環素(doxycycline)皆常選用。如懷疑同時伴有HGE,青霉素即無效驗,應首選多西環素。
約10%萊姆病患者抗生素治療24小時內,發生Jarisch-Herxheimer樣反應(發熱增高,皮疹更紅,或疼痛更甚)。無論以何藥治療,約30%~50%病人頭痛、筋骨痛及疲憊等可能短暫(數小時至數日)復發,疲憊則可持續較長時間?,F在還不清楚發生這些癥狀的原因,可能為未降解的螺旋體抗原而非活螺旋體所致??股刂委熐坝胁ド⑿宰C候(多發性皮膚損害、頭痛、發熱、淋巴腺病)以及Bell樣麻痹病人,反應消失遲延的風險最大。
2.較晚期萊姆病的治療 萊姆腦膜炎無論是否伴有其他神經證候(腦神經病或神經根神經病),皆可以青霉素G靜脈注射,每天2000萬單位,6次分注,共10天,但實際上療程常延續至3~4周。頭痛和頸項強硬一般于治療第2天開始減輕,7~10天消失;運動缺失及神經根痛常需7~8周才能完全消失,但無須以此而延長抗生素療程。單獨Bell樣麻痹,口服治療即可,但這些病人后期殘留后發病的風險,比無神經播散證候的早期患者大。
雖然尚未作過系統研究,但這種療法用于心臟炎,也能在數日中迅速收效。即使在前抗生素時期,心炎一般也能恢復,但未治病例以后發生萊姆病證候的風險甚高。潑尼松40~60mg/d分次服用,過去似能以此加速高度心阻滯的恢復,但在抗生素應用期間,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則須慎重,因為它可能有礙病原體的清除。對青霉素過敏者,改用多西環素(100mg2次/d)是合理的,但尚未作過正式評估。如有二、三度心阻滯,應收住院以利心臟監護及靜脈注射抗生素,完全心阻滯者偶須暫時起搏。
在臨床實踐中,頭孢曲松(每天2g共14~21天)已大致取代青霉素,用于播散性萊姆病的治療。選擇此藥,是看重它1次/d服藥的治療方法,比在門診靜脈注射更為方便,而且頭孢曲松對CSF的透入性也比青霉素強。但近期研究,多西環素口服3周,對除腦膜炎外的急性播散性病變也同樣有效。德國有一組病例研究表明:青霉素和頭孢噻肟治療急性神經系統萊姆病(腦膜炎或神經根病)療效相同。澳大利亞9例被認為是萊姆病所致很不尋常的擴大型心肌病,6例似亦由頭孢曲松治療而恢復。
3.晚期萊姆病的治療 抗生素口服及注射,治療萊姆關節炎有效,但選用任何療法,也有治療失敗的記錄。除非同時伴有CNS受累,一線療法皆可推薦多西環素100mg2次/d或阿莫西林500mg3次/d,療程1~2月。多數病例都能收效,但完全恢復可能要到治療結束后3月或更長時間;有些病人以后發生神經病變。治療期間,應讓受累關節休息,關節滲液像任何關節感染一樣,也應穿刺抽吸。經過一個以上抗生素療程仍未收效的病例,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arthroscopic synovectomy)可能取得長期緩解甚至根治。不過即使不作抗生素及手術治療,持續性萊姆關節炎亦可在數年內消失。
萊姆病較晚期神經合并癥的最佳療法現亦未詳,推薦療法是頭孢曲松或青霉素28天靜脈注射(表3)。隱性慢性腦病和末梢神經病發生率,仍有爭議。如疑有這類病變,應先由神經、神經精神及電生理測試等檢查,精心確診,再來安排嚴峻或長期抗生素治療。棘手病例,現在有人倡用最高可耐受口服劑量的阿莫西林(加丙磺舒)、多西環素甚至抗生素靜脈注射的長期療法,但治療萊姆病任何證候,療程1月以上的抗生素療法,都還缺乏對照經驗。慢性萎縮性肢端皮炎的浸潤性損害,青霉素V1g3次/d或多西環素100mg2次/d,療程30天,一般皆可治愈。
慢性移行性紅斑 成人多選用多西環素100mg,2次/d,療程10天。如癥狀持續存在或反復,則可延長用藥至20天,兒童和孕婦禁用?;虿捎冒⒛髁?00mg,每天4次(兒童按每天50mg/kg計算),10天為一療程。對上述藥物過敏者,可用紅霉素250mg,4次/d,療程同前??死顾鼗虬⑵婷顾匾嗫勺们檫x用。約15%的患者在治療之初24h發生赫氏反應。
4.孕婦萊姆病的治療 由于引起回歸熱和梅毒的螺旋體,都能通過胎盤,萊姆病是否也會如此,引起了關注。伯氏疏螺旋體母嬰傳播所致新生兒死亡或死產,已有少數報道,原因是妊娠早期發生萊姆病而未獲治療或治療不當。但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追訪研究,母親萊姆病并不直接引起胎兒畸形?,F在由于妊娠期間對萊姆病的積極抗生素治療,已無胎兒感染的案例發生。在早期可選用阿莫西林500mg,口服,3次/d,連用21天。對晚期患者可每天用青霉素G2000萬U,分次靜脈點滴,療程10~14天。 妊娠期間,對疑為萊姆病的孕婦應適當降低治療門檻,同時也要安慰她們,在這種情況下生下的嬰兒,絕大多數是完全健康的。
5.硬蜱叮咬的治療 對于在疫區遭受硬蜱叮咬者抗生素預防性應用,迄今為止完成的研究,都未為這種通常作法提供支持。由于硬蜱若蟲一般至少須就食48小時,才能傳播螺旋體,因此如在這之前清除,即使已受感染,也不可能傳播伯氏疏螺旋體。蜱叮咬處應注意發生EM,并向病人交待早期萊姆病的常見癥狀。觀察到蜱叮咬,就能使少數將要發生EM的病人得到極早期治療,這是萊姆病最易治療的時期。
(二)預后
本病早期發現、及時抗病原治療,其預后一般良好。能在播散感染期(即二期)進行治療,絕大多數能在1年或一年半內獲痊愈。若在晚期或持續感染期進行治療,大多數也能緩解,但偶有關節炎復發;也可能出現萊姆病后綜合征(post-1ymedisease syndrome),即病人經抗病原治療后,螺旋體死亡殘留細胞引起皮炎及自身免疫反應等表現。對有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損害者,少數可能留有后遺癥或殘疾。

 

推薦藥店

同仁堂

萊姆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萊姆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萊姆病找醫生

更多 >
  • 孫鳳琴 孫鳳琴 主任醫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皮膚科
  • 韓淑禎 韓淑禎 主任醫師
    內蒙古林業總醫院
    神經內科

萊姆病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