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婦產科   >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

(一)治療
根據子宮大小,肌層是否被癌浸潤,宮頸管是否累及,癌細胞分化程度及病人全身情況,制定治療方案。主要方法為手術、放療、激素治療和化療,可單用或綜合應用。
1.手術治療 為首選的方案,尤其對早期病例。
(1)Ⅰ期: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及雙側附件切除術。具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行選擇性盆腔淋巴結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和(或)清掃術:
①病理類型為透明細胞癌、漿液性癌、鱗形細胞癌、未分化癌、G2、G3子宮內膜樣腺癌。
②肌層浸潤深度≥1/2。
③癌累及宮腔50%以上或血清CA125有顯著升高。
(2)Ⅱ期:行廣泛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
手術進入腹腔后應先收集腹水或腹腔沖洗液做細胞學檢查。術中全面探查,切除子宮附件后應立即剖視子宮,了解癌灶范圍,浸潤肌層深度,并送冰凍檢查,確定有無子宮外的病變存在。癌組織應常規行雌、孕激素受體檢測,作為術后選用輔助治療的依據。
2.放射治療
(1)術前放療:可縮小病灶,創造手術條件或消除隱匿的轉移病灶。Ⅱ、Ⅲ期病人,細胞分化不良,可在術前加用腔內照射或體外照射。腔內放療結束后,1~2周內手術,體外照射結束4周后進行手術。
(2)術后放療:用于手術未能完全切除的病灶,或可疑轉移癌區,術后加用放療,可補充手術范圍不足,減少術后復發。Ⅱ期病人腹水中找到癌細胞或深肌層已有癌浸潤,淋巴結已有轉移,術后均需加放療,60Co或直線加速器外照射。
(3)單純放療:腺癌雖對放射線不敏感,但在老年或有嚴重合并癥不能耐受手術者,以及Ⅲ、Ⅳ期病人不宜手術者,放療仍有一定效果。
3.藥物治療
(1)孕激素治療:多用于晚期或復發癌不能手術切除者。對分化好,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陽性的內膜癌效果較好。宜大劑量長期應用。醋酸甲地孕酮(甲地孕酮)160mg/d口服;己酸羥孕酮500mg,每周2次,肌注。孕激素作用于癌細胞與孕激素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進入癌細胞核,延緩DNA和RNA復制,抑制癌細胞生長。長期應用可有水鈉潴留、水腫或藥物性肝炎等副作用,停藥后可恢復。
(2)抗雌激素制劑治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為一種非甾體類抗雌激素制劑,并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用于治療內膜癌的適應證與孕激素治療相同。他莫昔芬(TAM) 10~20mg,2次/d,口服。他莫昔芬(TAM)可提高孕激素受體水平,受體水平低者可先用他莫昔芬(TAM)使孕激素受體含量增加后再用孕激素治療或兩者同時應用,可望提高療效。副作用為類似圍絕經期綜合征表現,如潮熱、急躁等,少量陰道流血或閉經。
(3)化療藥物治療:為晚期或復發癌綜合治療措施之一,亦用于術后復發高危因素者治療,以期減少盆腔外復發。常用化療藥物有多柔比星(阿霉素,ADM)、順鉑(DDP)、環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絲裂霉素(MMC)、依托泊苷(VP-16)等??蓡为殤?,或幾種藥物聯合應用,也可與孕激素合并應用。
(二)預后
1.一般治療效果 子宮內膜癌由于其發展緩慢,治療效果比較好,5年生存率一般為60%~75%。
2.復發問題 Aalders分析379例復發性子宮內膜癌,局部復發者50%,遠處轉移者28%,局部及遠處轉移同時存在者21%。自第1次治療至確定復發之平均時間,局部復發為14個月,轉移為19個月,治療后1年內復發者34%,3年內為76%,5年以上復發的10%,經治療后32%局部復發的、5%轉移的及2%局部及遠處轉移同時存在的在3~19年仍存活而無癌。
局部復發的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或手術加放療或化療,在29例治愈的病人中,24例采用放射治療或放射治療加手術,16例還用了孕激素藥物治療。肺轉移用孕激素類藥物治療的平均存活時間較未用激素類藥物者長,前者為9個月,后者為2個月。
3.影響預后的因素 與預后有關的因素很多,主要與臨床期別、淋巴轉移、子宮肌層侵犯深度、細胞分化、組織類型、病人年齡等因素有關。
(1)臨床期別:愈早期預后愈好。張惜陰對561例的分析,Ⅰ、Ⅱ、Ⅲ、Ⅳ期的5年存活率分別為74%、68%、36%及0%;Tiiti-nen分析881例子宮內膜腺癌總的5年存活率為82.1%,其中Ⅰa期為89.2%,Ⅰb期為82.9%,Ⅱ期為72.8%,Ⅳ期為0%。
(2)淋巴轉移:有淋巴轉移者預后差,Berman的綜合資料。
(3)子宮肌層浸潤深度:Ⅰ期子宮內膜癌中,子宮肌層浸潤深度與淋巴轉移和預后有很密切的關系。淺表肌層浸潤癌的淋巴轉移率低,而深肌層浸潤者轉移率高,同時陰道穹窿復發及遠處轉移均增高。Co-hen報道,無肌層浸潤及淺肌層浸潤的5年存活率為80%~85%,深肌層浸潤者為60%。協和醫院的資料證明,無肌層浸潤者5年存活率為88.2%,淺肌層浸潤者為86.2%,深肌層浸潤者為47.3%。
(4)細胞分化程度與預后的關系:極為密切,細胞低分化的癌,其肌層浸潤深度、淋巴轉移、宮頸轉移、陰道轉移及遠處轉移就高,預后也就差,分化低的腫瘤更有血循播散的可能。Tiitinen報道,Ⅰ期5年存活率按1,2,3級分別為80.7%,81%及50.5%,Ⅱ期1,2,3級分別為73.5%,59.1%和48.4%,顯然3級的預后比1,2級差。
(5)組織類型:現今一致公認,腺棘癌與單純腺癌預后較好,而腺癌、乳頭狀漿液性腺癌預后差。陳毅南報道149例內膜癌、腺癌和腺棘癌5年存活率分別為75%及84.6%,而腺鱗癌只有37.5%,透明細胞癌組織分化不良者居多,故預后不良,Ⅰ期患者5年存活率僅為42%。
(6)年齡:年齡越大,預后越差。據國外報道,小于60歲的病人5年存活率為90%,而60歲以上者僅65%,原因可能是:①老年人的腫瘤多為分化不良;
②分化差的病例需要積極的治療,而老年人常不易耐受。
(7)甾體激素受體:Ehrlich報道,用DCC法測定性激素受體,發現孕激素受體比雌激素受體更有用,如孕激素受體陰性,Ⅰ期患者的復發率明顯高于孕激素受體陽性者,其比例為37.2%與7%,雌激素受體陰性者,其復發率為41.2%,陽性者12.7%??偟恼f,患者的生存率與孕激素受體含量有關,孕激素受體陽性者,其生存率明顯高于陰性者。
(8)外源性雌激素與預后的關系:最近注意到,用過雌激素的子宮內膜癌病人的預后比未用過者好。Smith分析173例內膜癌,其中62例未用過雌激素,也無肥胖,糖尿病等,這類患者比用過雌激素的臨床期別較晚,細胞分化較差,死亡率較高,5年內死亡的共13例,未用過雌激素的死亡10例,而用過雌激素只3例。
(9)其他因素:如脈管內有癌栓、腹腔細胞學陽性者預后均較差。

 

推薦藥店

同仁堂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找醫生

更多 >
  • 汪希鵬 汪希鵬 主任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婦科
  • 萬小平 萬小平 主任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婦科
  • 賴愛鸞 賴愛鸞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婦科
  • 朱建龍 朱建龍 主任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婦科
  • 李琎 李琎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婦科
  • 陳小軍 陳小軍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婦科
  • 黨群 黨群 主任醫師
    河南省人民醫院
    婦產科
  • 羅紅 羅紅 副主任醫師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B超室

絕經后子宮內膜癌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