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腫瘤科   >  宮頸腺癌

宮頸腺癌

(一)治療
關于宮頸腺癌的治療方式意見尚不統一,特別是放射治療。Andras、Fletcher等認為宮頸腺癌對放射的敏感性與鱗癌相似。Nakano(1995)報道58例單純放射治療的宮頸腺癌,5年生存率Ⅰ期85.7%,Ⅱ期66.7%,Ⅲ期32.3%,Ⅳ期9.1%。Gallup等則認為宮頸腺癌對放療不敏感,特別是分化好的腺癌。章文華等報道Ⅰ、Ⅱ期宮頸腺癌放療后21%的病例有腫瘤殘存,121例宮頸腺癌有98例單放射治療,放療后腫瘤未控率及復發率達38.8%,而鱗癌組織僅21.5%。
一般認為:①腺癌較鱗癌的放射敏感性差,特別是分化好、有分泌功能的腺癌。②宮頸腺癌起源于宮頸管內,常呈桶狀病灶,且常延伸至子宮下段和深入肌層,用治療鱗癌的技術治療宮頸腺癌是不夠的。③宮頸腺癌放療后40%~50%的病例有殘余灶,甚至高達2/3,故主張放療后手術。
因宮頸腺癌對放療的敏感性較差,故其治療原則是只要病人能耐受手術、估計病灶能切除者應盡量爭取手術治療。晚期病例手術困難或估計難以切除者,輔以放療。腫瘤直徑>4cm、桶狀Ⅰb期、病灶延及子宮下段者,推薦術前放療,繼之手術。
隨著介入技術的發展及臨床的廣泛應用,對一些估計難以切除的宮頸腺癌近年亦有行術前介入治療,待病灶縮小后再行手術的報道。
1.Ⅰ期 行廣泛性全子宮切除加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宮頸腺癌的盆腔淋巴結轉移率高,Nojales報道Ⅰ期為16.6%,Ⅱ期32.4%;Berek報道Ⅰ期為14.16%,Ⅱ期40.4%;曹斌融等報道Ⅰ期為10.3%,Ⅱ期為34.4%,故Ⅰ期宮頸腺癌也應作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浸潤性宮頸腺癌的卵巢轉移率較高,Tabata(1993)對674例宮頸癌尸檢研究表明,鱗癌的卵巢轉移率為17.4%,而腺癌則高達28.6%。有關宮頸腺癌保留卵巢的安全性尚未見報道,故主張手術時一般不保留卵巢。至于術后是否需常規加用放射治療及是否提高生存率,爭議較多。Kinney等認為輔助放療對生存率并無明顯改善,但可降低盆腔復發率和延長無癌生存期。多數學者認為,當有不良預后因素存在時,如病灶緊靠手術切緣、腫瘤浸潤間質深部、大塊病灶、宮旁累及、淋巴轉移等,術后應加放療。
2.Ⅱ期 采用手術及放射聯合治療,即廣泛性全子宮切除加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術前或術后加用放療。病灶≥4cm的宮頸腺癌主張術前放療或介入治療,待病灶縮小后再手術。也有學者主張先行全盆腔放射加腔內照射,放療結束后2周或6周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
3.晚期患者 采用以放射為主的綜合治療,即體外照射加腔內照射,輔以化療,常用藥物有依托泊苷(VP-16)、絲裂霉素(MMC)、ADM、長春新堿(VCR)、順鉑(DDP)、epirubicin等。對病灶局限在盆腔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無轉移者,最近有行動脈灌注后行手術治療的報道。Narimatsu等(1996)報道以DDP10mg/d及5-FU 250mg/d動脈灌注治療Ⅱb~Ⅲb期宮頸腺癌,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周,腫瘤消退率達83.5%,使之能通過根治性全子宮切除而完全切除腫瘤。尚有對中心性復發的宮頸腺癌者行盆腔摘除術的少數報道,獲得與鱗癌相似的生存率。但此種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需慎用。
微浸潤腺癌的最佳治療方案,如同鑒別原位癌及微浸潤腺癌一樣困難。迄今尚缺乏大樣本統計分析資料,僅有的材料多為少量病例報道,難以據此作出可靠的判斷。目前關于本病的處理意見尚不統一,從簡單全子宮切除到根治性子宮切除,也可采用放射治療。Burshardt建議微浸潤腺癌的手術治療應與宮頸鱗癌推薦的方案一樣,根據病變大小行簡單全子宮切除或根治性子宮切除,在他們治療的那些病例中無1例復發。Teshima等報道30例患者中,有1例浸潤間質3mm深的宮頸腺癌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后陰道頂腫瘤復發。杜心谷等也報道了1例類似病例。Buscema、Woodruff曾報道浸潤間質3mm的腺鱗癌發生廣泛轉移。
一般認為,手術治療與放射治療對宮頸微浸潤腺癌同樣有效,但手術優于放射治療。由于微浸潤腺癌宮頸錐切緣受累率高達32%,故不主張保守治療。若無手術禁忌,推薦廣泛性全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掃術。若病人要求,則正常卵巢可予以保留,因早期宮頸腺癌鏡下擴散至卵巢的機會在2%以下。
(二)預后
宮頸腺癌的預后較差。
1.宮頸浸潤腺癌 預后較浸潤鱗癌差,多發生盆腔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赡芘c腫瘤向內生長不易早期發現以致診斷時腫瘤較大,及腫瘤頸管內生長使之較早擴散到宮旁等有關。Eifel報道宮頸腺癌的遠處轉移率為46%,而鱗癌為12.5%。Kjorstad報道宮頸腺癌的5年生存率為51%,鱗癌為68%(P<0.005)。章文華等報道腺癌的總生存率為45%,鱗癌為60.7%。在一項大樣本報道中,宮頸腺癌的實際5年生存率分別為:Ⅰ期60%,Ⅱ期47%,Ⅲ期8%。
(1)臨床期別:隨臨床期別增加其5年生存率遞減。Berek報道Ⅰ期82.9%、Ⅱ期42.9%,曹斌融等報道Ⅰ期85.1%、Ⅱ期60.6%,章文華等報道Ⅰb期77.8%、Ⅱ期52.5%、Ⅲ期27.5%。
(2)組織學類型:組織學類型與預后有關,一般來說子宮內膜樣腺癌預后較好,腺鱗癌、透明細胞癌及微偏腺癌預后差,有腺腔或乳頭結構及不含黏液的腺癌較實質和黏液型預后好,純腺癌較混合型預后好。
(3)細胞分化程度:分化程度影響預后。Fu報道分化好的和分化差的宮頸腺癌5年生存率分別為61%、30%。Hurt(1997)報道Ⅰ、Ⅱ、Ⅲ級頸管內膜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70%、25%和11.1%。
(4)病灶大?。弘S腫瘤大小增加其5年生存率遞減。Gragsbe、Rutledge、Hurt等均指出,大塊腫瘤治療后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率較高。Kilgore認為病灶直徑<3cm和≥3cm者,5年生存率有明顯差異。Berek等報道,病灶<2cm者5年生存率為96.7%,2~4cm者為80%,4~5cm者為50%,而直徑>5cm者無1例存活,且病灶>3cm者,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率高達50%。
(5)淋巴轉移:宮頸腺癌盆腔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率較高,隨臨床期別、病灶大小、細胞分化程度及腫瘤浸潤深度增加,淋巴轉移率增加。Fu報道Ⅰ、Ⅱ期盆腔和(或)腹主動脈旁淋巴轉移率分別為15%和40%。Fu、Reagan報道病灶直徑<2cm的15例宮頸腺癌,無1例發生淋巴轉移,2~4cm組5/30例(16.7%)淋巴轉移,>4cm組5/6例(83.3%)發生淋巴轉移。Berek報道分化為Ⅰ級、Ⅱ級及Ⅲ級的腺癌,淋巴轉移率分別為5.3%、11.1%和50.0%。他還報道浸潤<2mm者無1例發生淋巴轉移,2~4mm組2/18例(11.1%)、6~10mm組2/7例(28.6%)、>10mm組4/7例(57.1%)發生淋巴轉移。有淋巴轉移者預后極差。
(6)脈管內浸潤:Saigo等報道脈管內浸潤與預后有關。
(7)腫瘤浸潤深度:隨腫瘤浸潤深度增加其生存率降低。Hopkins指出,即使Ⅰ期患者,若腫瘤穿透到宮頸50%者預后明顯差。
(8)治療方式:治療方式也影響預后。Fu報道單手術組無癌生存率為63%,手術加放療組為83%,而單放療組僅25%。
上述因素均影響宮頸腺癌的預后,而這些因素間又相互關系密切,互相影響。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宮頸腺癌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宮頸腺癌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宮頸腺癌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宮頸腺癌找醫生

更多 >
  • 孫紅 孫紅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婦產科
  • 朱芳 朱芳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婦產科
  • 王治潔 王治潔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
    婦產科
  • 黎云 黎云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產科
  • 劉玉環 劉玉環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婦科
  • 周穎 周穎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產科
  • 王海云 王海云 主任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不孕不育
  • 孟芝蘭 孟芝蘭 副主任醫師
    北京協和醫院
    病理科

宮頸腺癌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