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老年人急腹癥

老年人急腹癥別名:老年急腹癥

(一)治療
1.內科一般治療 立即開辟靜脈通道,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對腹痛劇烈者,忌用鎮痛劑,以免掩蓋癥狀,可選用解痙藥,如阿托品、顛茄、山莨菪堿等,高熱的病人,除根據病因選擇抗生素外,可采取物理降溫辦法(如乙醇浴、頭部冰敷、冬眠)或解熱劑應用,疑為外科急腹癥者應急請外科會診。
對各種原因所致休克的病人,尤其是感染性休克病人,由于發病的病因、病理、年齡和全身條件不同,常須緊急處理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對常見的膽源性休克,腸源性休克、胰源性休克等都應及時清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消除感染灶,除去病因,才能徹底抗休克。
外科細菌感染與病灶部位有關,腹部感染主要為大腸埃希菌、克雷白菌、變形桿菌、假單胞菌和厭氧菌。如脆弱類桿菌、腸球菌等,一般先選用頭孢菌素,以及氨基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再加用抗厭氧菌的藥物如甲硝唑注射液。用藥原則應以大量、聯合用藥,(二聯或三聯)。如頭孢美唑(先鋒美他醇)2g,1次/6h靜滴,加慶大霉素24萬U,1次/d,靜滴,再加上0.5%甲硝唑100ml,每8小時 1次靜滴。有條件同時做病灶分泌物、血液的普通培養和厭氧菌培養,以及抗生素的敏感實驗,根據培養結果調整抗生素種類和劑量。如疑為革蘭陰性菌感染的膿毒病,可用大劑量芐星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鄰氯青霉素)、慶大霉素或妥布霉素,或者頭孢菌素加氨基苷類抗生素等。
感染性休克的基本病理變化的兩個階段有高排低阻型和低排高阻型,前者血壓雖降低,但血容量丟失不多,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毛細血管灌注尚好,肢體暖,稱暖休克。后者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內液體成分漏出到組織間隙,血容量減少,血壓急劇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毛細血管灌注減少,心搏出量減低,肢體發涼,稱冷休克。擴容應先快后慢,頭2h內補入足夠的液體,以迅速補充有效血容量,提高心搏出量,以解除小血管痙攣,阻止休克進一步發展。一般在2h內補充1500~2500ml的平衡鹽液,在四肢轉暖,維持尿量>50ml/h,尿比重<1.020,補液速度可維持不變。補液種類先用晶體,適當輸入膠體,如血液濃縮,膠體可用羥乙基淀粉(706代血漿)。低分子右旋糖酐以解聚和改善微循環功能,如長期發熱、貧血,則應輸入新鮮全血和血漿。如輸液后血壓很快上升,可不急于用激素。但如為冷休克,對擴容效果不佳,可短期、大量應用激素。如地塞米松20~40mg,或氫化可的松100~300mg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可重復應用1次,但用量可減半,一般不超過3天。缺點是可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和產生應激性潰瘍。對暖休克經過擴容后血壓迅速恢復,可不用血管活性藥物。但休克發展為低排高阻型,由于微循環淤滯,需要解除血管進出通路的痙攣,以增加組織灌注量,以恢復組織血液供應和代償??捎枚喟桶芬耘d奮α和β受體,因多巴胺有選擇性地對皮膚、肌肉小動脈輕度收縮作用,對內臟重要器官血管有擴張作用,特別對腎血管有擴張作用。一般多巴胺劑量為100~200mg加間羥胺20~40mg于5%葡萄糖水500ml中靜滴,每分鐘20~30滴,收縮壓維持在12kPa即可。應用山莨菪堿,具有抗腎上腺能及5-羥色胺作用,能解除血管及平滑肌痙攣,疏通微循環。其用量為5~10mg,根據病情,每10~30分鐘1次,總量不超過30mg。糾正酸中毒。如pH<7.3,補充5%碳酸氫鈉100~200ml,對重度休克病人每天可用300~400ml,維持pH在7.3以上。用量過大要防止堿中毒和鈉潴留。
感染性休克救治全過程中,都要注意保護和防止各重要器官的衰竭。如擴容后血壓不升,肺動脈楔壓>2.40kPa或有心功能不全者,可用毛花苷C(毛花甙)0.2~0.4mg靜滴。并限制輸液速度和液量,必要時加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如有肺水腫,可用嗎啡5mg,肌注;或呋塞米40~100mg,靜注。感染性休克都應給予氧氣吸入。休克時發現廣泛出血傾向,應考慮DIC,應及時給肝素治療。
2.外科手術治療 一般情況下,危重病人,應先行支持治療,伺機處理,要盡可能糾正脫水、酸中毒和休克,全身情況得到適當改善后,爭取早期手術治療。若腹部局部情況得不到及時治療,全身情況(如休克)又無法改善甚至惡化時,則應在積極進行全身治療、抗休克等急救措施同時,立即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指征有:
①具有“外科急腹癥的特點”;
②腹部損傷疑有或確有內臟損傷者;
③凡急腹癥經非手術治療6~24h無效或惡化者;
④胃腸道梗阻伴有嵌頓、扭轉、壞死、破裂、穿孔;
⑤膽道系統疾病伴有損傷、破裂、穿孔、壞疽、出血、膽汁性腹膜炎;
⑥胃腸道頑固性潰瘍、血管瘤、損傷破裂、或血管實質性臟器(腹內血管、肝、脾、腎、胰等)損傷破裂;
⑦腹內臟器炎癥出現梗阻、出血、壞疽、穿孔或膿腫形成者。
手術的原則應是
①解除病因,清除腹內異物,吸出腹內滲液,必要時引流。先處理腹腔病變,次處理腹膜的病變。
②先止血,次為阻止胃腸內容物外溢,后為解除梗阻和清除炎癥病灶。
③空腔臟器處理時,應先處理結腸病變,次后膽道、胃、十二指腸,最后處理空腸。
對于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年老、危重病人,應采用最簡單、最迅速而有效的方法,如胃腸穿孔的單純縫合、內出血的病灶止血、腸梗阻的解除或腸外置造瘺、膽囊疾病的膽囊造瘺或膽總管引流等,不是急于處理的問題,一般應待病人情況好轉或恢復后,再行徹底根治。
總之,以急腹癥就診的病人都是較危重者,臨床表現較為復雜,需要當機立斷的處理,仔細的了解病史,尤其是發病初期臨床表現及演變過程,結合體征,輔以必要的檢查,精心推敲其病理改變,提出可能的判斷,方能較滿意地獲得治療效果。
(二)預后
病死率高預后差:老年急腹癥病情兇險、應激力差,極易發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MODS)或多系統器官衰竭(MSOF),導致病死率升高。Albert(1980)報道5年內2257例急腹癥,病死率為11%,而61歲以上為36%;Koelseh報道200例70歲以上急腹癥,其中2/3有1種或多種其他病,病死率為40%。臨床上雖有不少經搶救治療而脫險的病例,但終因舊病未除、新病變重而影響療效,其預后亦差。

 

推薦藥店

同仁堂

老年人急腹癥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老年人急腹癥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老年人急腹癥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老年人急腹癥找醫生

更多 >
  • 謝尚奎 謝尚奎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第六醫院
    肛腸外科
  • 鐘克力 鐘克力 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胃腸外科
  • 郭春華 郭春華 主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胃腸外科
  • 李明偉 李明偉 副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胃腸外科
  • 林烈文 林烈文 主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胃腸外科
  • 朱暢 朱暢 副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胃腸外科
  • 陳杰 陳杰 副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胃腸外科
  • 胡海軍 胡海軍 主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胃腸外科

老年人急腹癥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