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脾約

脾約

治療法則: 清熱,潤腸,緩下。
施治方法:
(一)內服藥物
1.基本方藥:麻子仁丸:火麻仁60克、白芍20克、枳實30克、大黃60克、厚樸
30克、杏仁30克、蜂蜜適量。上方前六味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十丸,每日2~3次,以溫開水送。脾約麻仁丸:每次服10克,每日2~3次。若大便未通者,可逐漸加大用量,以大便通為度。若無成藥,亦可改丸劑為湯劑,方用麻仁10克、白芍12克、枳實10克、大黃10克(后下)、厚樸10克、杏仁12克,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溫服,服時于藥汁中兌入適量白蜜。
2.加減變化:若大便干結,堅硬如羊屎者,加芒硝12克;口干舌燥,舌紅少津,加生地15克、元參15克、石斛10克、麥冬10克、沙參15克;若兼痔瘡下血者加槐
花12克、生地榆10克;若見口苦咽干,目赤易怒者加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或另服更衣丸。
(二)外敷藥物
1.蝸牛連殼5~6個,麝香0.3克,兩者搗爛如泥,敷神闕穴,外以油紙或塑料薄
膜覆益,用醫用膠布固定。每日一次。
2.大蔥50克,切碎搗爛如泥,加食醋適量炒熱,敷神闕穴上,外以熱水袋熨之,
每日3次,每次30分鐘。
(三)潤導法
1.豬膽導法:大豬膽一枚,取膽汁,加入少量食醋,混勻后,灌入肛門內。便意頻急時用之。
2.通便藥條:細辛12克、皂角12克、蜂蜜120克。先將細辛、皂角研末;另將蜂蜜置鍋中,于微火上煉至滴水成珠時,再將藥末加入攪勻,候微溫時,作成長約5厘米,粗約1厘米,前端略尖的栓劑備用。用時取l~2條塞入肛門內,每日一次。
3,蜜煎導法:白蜜適量,置鍋中,微火熬成膠飴狀后,候其至微溫,取出搓成指頭狀,長約6厘米,頭部小而圓鈍,尾部稍粗的栓劑備用;候有便意而又排不出時,納入肛門內,每日一次。
(四)飲食療法
(1)桃花粥:鮮桃花4克(干桃花2克),粳米100克,共煮稀粥。每日服一次,便通即止。若再便秘,仍可繼服。
(2)五仁粥:芝麻10克、松子仁10克、胡桃仁10克、桃仁(去皮尖、炒)10克、甜杏仁l0克,混合研碎后,加入粳米200克,煮為稀粥,加白糖適量,每日一劑,分早晚服用。
(3)菠菜粥:新鮮菠菜100克、粳米100克,先將菠菜洗凈后入沸水中,侯半熟后取出切碎,另將梗米100克煮成粥后,持菠菜放入拌勻,煮沸后候微溫食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4)麻子仁12克、蘇子10克,二味研末,水浸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每日一次。
(5)冰糖燉香蕉:香蕉2支(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熟后食之。每日服二次連服3~5天。
(6)硝菔通結湯:鮮蘿卜2500克切片,凈樸硝l50克,加水2500毫升同煮,蘿卜煮熟后撈出棄汁,湯內再入鮮蘿卜500克,煮爛后撈出棄之,如是連續5次,可得蘿卜汁1000毫升,分3次溫服,一日服完。
施治要點:
(一)本證重在津液不足,雖有胃腸燥熱內阻,但未至大實大滿,治療上應以潤燥為主,兼以緩下。立法處方上要注意瀉而不峻,潤而不膩。慎不可濫用苦寒通下之品,使其重傷陰液。
(二)麻子仁丸雖曰潤下,其方中仍然有大黃、枳實、厚樸乃小承氣湯意,能泄熱
祛實,行氣導滯,仍屬清下之法,故不宜久用。若服麻子仁丸至相當時間,熱象已除而便秘不解者,宜轉用滋陰養液潤燥為主之方藥。
(三)本證療法很多,應采用藥療與食療并舉的治療方法,并酌情采用導下、針劑諸法。調暢情志,定時登廁,飲食調節很重要。非單純運用通下之法所能解決。

推薦藥店

同仁堂

脾約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脾約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脾約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脾約找醫生

更多 >
  • 鄧惠民 鄧惠民 副主任醫師
    上海東方醫院
    中醫科
  • 王潔 王潔 醫師
    航天中心醫院
    消化內科
  • 李艷 李艷 主任醫師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內科
  • 彭紅 彭紅 副主任醫師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 朱梅萍 朱梅萍 主任醫師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中醫科
  • 李碧云 李碧云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消化內科
  • 王書田 王書田 副主任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一一醫院
    消化內科
  • 王德良 王德良 主任醫師
    寧鄉縣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脾約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