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糖尿病壞疽

糖尿病壞疽

多發于50歲以后,60-70歲多常見。多見于肥胖或成年型而病程長的糖尿病病人,平均約10年。部位多見下肢,上肢少見。單側發病多見80%,雙側同時發生少見20%。壞疽可突然發生,疼痛劇烈,多數患者壞疽的發生是緩慢的,有嚴重的神經損害,疼痛可輕可重,局部輕度損傷,發生皮膚局限性小水泡。以后皮下組織變成暗紅色或黑色,嚴重四肢手足發生潰爛壞死,干枯變黑,化膿感染等。

濕性壞疽
肢端體表局部軟組織糜爛,形成淺潰瘍,繼之潰爛深入肌層,甚則爛斷肌腱,骨質受破壞,大量組織壞死,形成大膿腔,排出較多分泌物。此型壞疽多見,占72.5%,主要病理基礎是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所致微循環障礙。
干性壞疽
受累肢端末梢缺血壞死,干枯變黑,病變界線清楚,發展至一定階段不經處理會自行脫落。此型壞疽約占7.5%,其主要病理基礎是中小動脈閉塞所致缺血性壞死。
混合型壞疽
約占20%。微循環障礙和小動脈阻塞兩類病變并存,既有肢端的缺血干性壞死,又有足和(或)小腿的濕性壞疽。

推薦藥店

同仁堂

糖尿病壞疽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糖尿病壞疽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糖尿病壞疽找醫生

更多 >
  • 馬曉明 馬曉明 副主任醫師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外科
  • 李毅芳 李毅芳 副主任醫師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內分泌科
  • 夏學鋒 夏學鋒 主任醫師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眼科
  • 郭彩霞 郭彩霞 副主任醫師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中醫科
  • 孫廣志 孫廣志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
    內分泌科
  • 蔣建家 蔣建家 主任醫師
    泉州市第一醫院
    內分泌科
  • 劉惠潔 劉惠潔 副主任醫師
    洛陽市第一中醫院
    外科
  • 董春紅 董春紅 主治醫師
    洛陽市第一中醫院
    外科

糖尿病壞疽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