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傳染科   >  埃利希體病

埃利希體病別名:埃里希體病

潛伏期約12~14天,患者臨床表現與落基山斑點熱幾乎很難區別。均突然發病,寒戰、高熱、常伴緩脈(<90次/分),頭痛、肌肉疼痛、惡心、嘔吐、乏力、不適。體檢無明顯體征。約20%由恰非埃利希體感染的患者出現皮疹,但HGE感染的患者無皮疹。皮疹呈多種形態,有斑疹或丘疹,或斑丘疹、出血疹,或紅斑。常見于胸部、腿部和手臂。皮疹約在發病5天后出現。自然病程平均7天(3~19天)。
老年患者易成重癥。重癥患者可出現腎衰竭、腦膜炎、昏迷、DIC,甚至出現全血細胞減少及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血液成分分離破壞(即噬血細胞綜合征)。治療不及時可致死亡。
根據患者去過本病流行地區,有蜱叮咬史或進入多蜱地區的流行病學資料,同時伴有上述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異常數據,白細胞涂片染色如見桑葚狀包涵體可進行診斷。免疫熒光檢查和PCR測埃利希體抗體或DNA,可進行確診。

 

臨床上除與落基山斑點熱容易混淆外,還應和科羅拉多蜱咬熱(Colorado tick fever,CTF)及萊姆病進行鑒別。CTF是由呼腸病毒科考蒂病毒(coltivirus)經蜱傳播,流行于美國西部。起病突然,有寒戰高熱,可有相對緩脈、惡心,但無嘔吐,白細胞減少。約半數患者在起病2~3天后體溫下降,癥狀大多消失。1~2天后,又開始發熱,體溫更高,癥狀更重。熱型呈馬鞍狀,稱“鞍背熱”,類似登革熱。由于有典型熱型,臨床上不難鑒別。萊姆病也系蜱傳,為包柔疏螺旋體感染。臨床上有典型的移行性紅斑,白細胞不減少,血小板也不降低,可資鑒別。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埃利希體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埃利希體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埃利希體病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