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小兒科   >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別名:小兒白色肺

起病急,多見于嚴重外傷、休克、重癥感染的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增快,在24~48h可出現嚴重呼吸窘迫,呼吸時常帶鼻音或呻吟,有明顯發紺及胸凹陷現象。但多無咳嗽和血沫痰。肺部體征極少,有時可聞支氣管呼吸音及偶聞干濕啰音,晚期才有肺部實變體征,如叩濁、呼吸音減低及明顯管狀呼吸音。典型的臨床經過可分為以下4期:
1.急性損傷期 ARDS如系創傷誘發、急性損傷期的時間較為明確,如系氧中毒所引起則難以確定損傷的時間,此期并無肺或ARDS特征性體征,雖然某些患兒有通氣過度、低碳酸血癥和呼吸性堿中毒,但動脈血氧分壓(Pa02)仍正常,胸部聽診及X射線檢查正常,原發性損傷在肺部者例外。
2.潛伏期 亦稱表面穩定期,繼上期之后持續6~48h,此期患兒心、肺功能穩定,但通氣過度持續存在,胸片可見細小網狀浸潤和肺間質性積液。通過連續觀察,發現最終發展為ARDS的患兒在此期的血細胞比容、動脈血氧分壓、肺血管阻力和pH與不發生ARDS者有明顯區別,因此,在此期患兒雖然表面穩定,但有可能發展成為ARDS,需提高警惕。
3.急性呼吸衰竭期 突然氣促、呼吸困難、刺激性咳嗽、咳出白色泡沫痰或血痰、心率增快、恐懼感伴有發紺、鼻翼扇動、三凹征,肺部有時可聞及哮鳴音,吸氧及增加通氣量后,缺氧狀態不見好轉。
4.嚴重生理障礙期 從急性呼吸衰竭期過渡至本期的界線不明顯,如患兒出現ARDS不常見的高碳酸血癥時,表明病情轉重,但并非不可逆。嚴重ARDS的慢性肺部病變,需要為時數月的呼吸支持才能消失,但有一些低氧血癥及高碳酸血癥的患兒對通氣治療毫無反應,最終死于難治性呼吸衰竭合并代謝紊亂。因此,也稱此期為終末期。 診斷標準為:
1.有嚴重感染或休克等基礎病變。
2.上述病人在發病24~48h突然出現呼吸窘迫,并進行性加重(成人呼吸>35次/min,小兒可達50~80次/min)。
3.嚴重發紺和胸凹陷,吸氧難以糾正。
4.肺部體征較少,臨床癥狀,肺部體征和X線表現不成比例。
5.血氣除嚴重低氧血癥外,有進行性A-aDO2增加,一般A-aDO2 >26.6 kPa(200mmHg)其肺內分流量超過10%。
6.肺嵌入壓正常,表明肺毛細血管靜脈壓不高。根據原發疾病搶救治療過程中發生的進行性低氧血癥,通常的氧療法不能糾正,及血氣分析和X線改變可作出診斷。

 

ARDS尚需與急性心源性肺水腫、阻塞性肺不張、原發性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發紺、呼吸困難等癥相鑒別。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