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小兒科   >  小兒椎管內腫瘤

小兒椎管內腫瘤別名:小兒脊髓瘤

1.一般臨床表現 主要為腫瘤所在平面的神經根損害及該水平以下的長束受累的癥狀和體征。
(1)神經根性疼痛:為神經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較固定,常局限于一處,并沿受累神經根分布區放射,性質如刀割、針刺或燒灼樣,常呈間歇性發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噴嚏時加重或誘發。嬰幼兒此癥狀的發生率較成人脊髓腫瘤患者低,可能原因有:
①髓外硬膜下腫瘤發病率較低:最容易產生神經根性疼痛的2種髓外硬膜下良性腫瘤(脊膜瘤和神經纖維瘤)在兒童期發病率較低。
②對疼痛的表達差:小兒對疼痛的部位和性質表達較差,只表現為陣發性哭鬧及煩躁不安。
③髓內腫瘤多:小兒髓內腫瘤相對多見,而髓內腫瘤引起疼痛者遠較髓外腫瘤少見。
(2)感覺障礙:表現為受損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麻木或蟻走感)。發生率較成人組低,主要是因為小兒對感覺障礙表述能力差,檢查又不合作,故判斷較困難。
(3)運動障礙:肢體力弱在小兒椎管內腫瘤表現較突出,頸髓病變可有四肢肌力減弱;胸腰段損害表現為下肢無力、肌張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陽性等;腰骶段表現為馬尾神經損害征、肌張力及腱反射低下等;部分患兒因下肢肌力不能支持體重而步態不穩,可伴有脊椎骨骼的變形和肌肉的萎縮。
(4)直腸和膀胱功能障礙:表現為括約肌功能損害,發生率較成人高,可有肛門松弛,哭時大小便失禁。
(5)合并脊柱或中線部位皮膚異常:可有脊柱畸形(前突或側彎畸形),多為胚胎殘余組織發生腫瘤的長期慢性壓迫的結果。椎管可有發育閉合障礙表現為椎板缺如、隱性脊椎裂等;背部或腰骶部皮膚可有皮毛竇或局部毛發異常分布。
(6)腦膜炎史:約10%的患兒有不明原因的腦膜炎史,其中多數為腦膜炎反復發作,各種抗生素難以控制,常見于椎管內皮樣或上皮樣囊腫,有皮毛竇與椎管內相通因此易招致感染。
2.不同部位腫瘤臨床表現
(1)椎體腫瘤:兒童起源于椎體骨質的腫瘤較成人少見的多,最常見的是動脈瘤樣骨囊腫和骨嗜酸性肉芽腫,脊索瘤和良性骨腫瘤也比較常見。動脈瘤樣骨囊腫可多導致椎體膨脹性骨質破壞,臨床表現以疼痛和脊髓受壓癥狀為主,頸椎病變可表現為特征性斜頸,腰椎病變出現神經根性疼痛,CT可見椎骨內邊界清楚、多房性、膨脹性軟組織病變,有骨質破壞和骨殼的形成。治療可采取病變椎體的切除和椎體融合固定術,放射治療效果不肯定。骨嗜酸性肉芽腫常見于頸椎,輕微的外傷可導致頸部的疼痛,雖然患兒很少發生頸椎脫位,但劇烈的疼痛、斜頸及神經根性疼痛在患兒中比較多見,治療可手術切除病變椎骨,但應保留部分椎體結構作內固定以免導致椎體不穩,放療和化療有一定效果,對多發或侵犯范圍廣泛的患兒可以試用。脊索瘤多見于骶尾區和上頸段,椎體骨質破壞時產生相應節段的脊髓壓迫癥狀,上頸段和斜坡脊索瘤的浸潤性生長可導致后組腦神經受損癥狀,臨床表現類似于后顱凹腫瘤。因腫瘤具有惡性變的傾向,因此應當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放化療價值有限,應爭取手術完全切除。
(2)髓外腫瘤:兒童期髓外腫瘤多位于骶尾部,常合并有椎管閉合不全,局部皮膚可有顯著標志,如:皮下脂肪瘤、血管瘤、毛發異常分布及皮毛竇,常見的腫瘤有:椎管內脂肪瘤、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腸源性囊腫和畸胎瘤,均系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可產生脊髓栓系綜合征。兒童骶尾區脂肪瘤侵犯范圍廣泛,可位于硬脊膜內外或包裹馬尾神經,腫瘤與軟脊膜粘連緊密,并有纖維隔穿入髓內。神經根性疼痛癥狀少見,主要以肢體麻木和直腸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為主,影像學有脂肪組織的特征性表現,手術全切除困難。皮樣囊腫和表皮樣囊腫除了有椎管內占位的一般表現外,多因囊腫內容物的滲漏刺激導致反復發作的腦膜炎。成人較為常見的髓外腫瘤神經纖維瘤和脊膜瘤在兒童期少見,多發生在患有神經纖維瘤病的患兒中,神經纖維瘤起源于感覺神經根,腫瘤生長可導致椎間孔的擴大,產生明顯的神經根痛和脊髓受壓癥狀。顱內腫瘤的椎管內種植轉移也可表現為小兒髓外腫瘤,常見的有髓母細胞瘤、惡性室管膜瘤或惡性脈絡叢乳頭狀瘤等。
(3)髓內腫瘤:脊髓內原發性腫瘤約占兒童期所有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60%,其中星形細胞瘤占65%,室管膜瘤占28%,其余為一些少見的腫瘤,如海綿狀血管瘤、脂肪瘤上皮樣囊腫和成血管母細胞瘤等。兒童髓內腫瘤多位于脊神經節的頸段和胸段,腫瘤常侵犯多個脊髓節段,疼痛是最常見的首發癥狀,性質為燒灼痛或刺痛,但不如神經根性疼痛強烈,后期可出現運動、感覺功能障礙及括約肌功能紊亂,斜頸和脊柱側彎也比較常見。
絕大多數髓內星形細胞瘤為低級別膠質瘤,大約10%~15%為惡性。兒童髓內星形細胞瘤與成人同類腫瘤略有差異,病理類型多數為毛細胞型,與兒童小腦星形細胞瘤有相似的組織學特征(大的囊變合并小的瘤結節)?;純憾嗫梢娧铀栝V部到脊髓圓錐任何脊髓節段中空性囊變,約占所有脊髓星形細胞瘤的60%,因此確定囊內的實質性腫瘤結節的部位十分重要。當腫瘤為間變型星形或膠質母細胞瘤時,多表現為囊在瘤內,囊壁即腫瘤,與脊髓無明顯界限,而且質韌,手術切除困難。術中應用運動誘發電位和體感誘發電位監測脊髓功能,有助于更完全切除腫瘤,減少正常脊髓組織的損傷。
室管膜瘤囊變和鈣化少見,發生在馬尾和終絲的腫瘤為髓外腫瘤。腫瘤可沿著腦脊髓軸播散,形成軟腦膜種植轉移,因此手術部分切除后應進行常規放療,如能做到腫瘤全切除可不放療。
髓內成血管母細胞瘤在兒童較為少見,多數為Hippel-Lindau病的一個臨床表現。腫瘤常局限于幾個脊髓節段,可有囊變,腫瘤易自發性出血。
診斷較成人椎管內腫瘤困難。如小兒有不明原因的哭鬧,下肢力弱或大小便失禁等,應想到有脊髓腫瘤的可能性。如合并有不明原因的反復發作的腦膜炎,應仔細檢查腰骶段是否有毛發異常分布或皮毛竇,對可疑病例可首先做脊柱正側位X線平片檢查,有變化時可做CT或MRI檢查,以明確診斷。

 

1.脊柱結核 近來已十分少見,一般肺部有原發結核病灶,脊柱有局限性壓痛,嚴重時可有脊柱后突畸形,血沉多增快,X線平片可見椎體骨質破壞或變形,椎旁可見膿腫影。
2.橫貫性脊髓炎 病史較短,開始時常有發熱,肢體肌力進行性減弱,短期內可全癱,腰椎穿刺無梗阻表現,脊柱平片無椎體骨質異常。
3.脊髓灰質炎 季節性發病,夏末秋初多見,以2~4歲的小兒好發,有感染發熱病史,癱瘓多為單肢或不對稱雙下肢,肌萎縮較明顯,腦脊液淋巴細胞及蛋白量增高,腰穿動力試驗無椎管內梗阻。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小兒椎管內腫瘤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小兒椎管內腫瘤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小兒椎管內腫瘤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小兒椎管內腫瘤找醫生

更多 >
  • 李軍 李軍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血液科
  • 李學記 李學記 副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神經外科
  • 海艦 海艦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同濟醫院
    神經外科
  • 潘慶剛 潘慶剛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同濟醫院
    神經外科
  • 任志平 任志平 副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神經外科
  • 王社軍 王社軍 主任醫師
    武警總醫院
    神經外科
  • 蘇亦兵 蘇亦兵 主任醫師
    北京積水潭醫院
    神經外科
  • 劉波 劉波 主任醫師
    北京積水潭醫院
    外科

小兒椎管內腫瘤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