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外科   >  頸肋畸形

頸肋畸形

1.一般特點
(1)發病年齡:以20~30歲為多發,亦有14歲即發病及50歲以后發病者。
(2)性別:女多于男,兩者之比約為4∶1,此可能與女性發育較早,肩胛帶下垂較多和參加家務勞動較頻有關。
(3)側別:右側多于左側,兩者之比約為3∶1。右側之所以多見,主要是由于一般人均為右利,右手勞動強度較大;此外,亦與右側的臂叢距肋骨較近和鎖骨下動脈略高等有關。
(4)職業:以體力勞動較多者容易發病。
2.起病癥狀 視病理解剖改變的程度、受壓組織的部位及個體差異等不同,其起病癥狀亦不盡一致,其中多見的有:
(1)前臂尺側及小指麻木感:最為多見,約占40%左右。主要因為臂叢下干受刺激引起尺神經癥狀之故。
(2)持物易落及手無力感:也較多見,約占30%左右。由于臂叢中構成正中神經的纖維受累而引起。
(3)小魚際肌萎縮:亦因尺神經受波及所致,約占10%左右。
(4)其他:包括手部發脹、拙笨感,橈動脈搏動減弱以及患肢酸脹感等,共占20%左右。
3.臨床體征
(1)鎖骨上窩飽滿感:正常情況下,雙側鎖骨上窩多呈對稱性凹陷狀,如有頸肋存在時,則可發現患側(亦可為雙側)鎖骨上窩消失,甚至略向上方隆起,呈飽滿狀。
(2)鎖骨上窩加壓試驗陽性:即術者以手部大魚際肌壓迫患側鎖骨上窩,由于正好將臂叢神經干擠壓于頸肋和前斜角肌之間,可引起疼痛及手臂麻木感,此即屬陽性,尤以深吸氣時為明顯。
(3)肌肉萎縮:主要表現在手部的小魚際肌、骨間肌及前臂的尺側肌群(當尺神經受累時),其次為正中神經支配的大魚際肌,偶爾可發生于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等。
(4)手部缺血癥狀:如果頸肋引起鎖骨下動脈受壓,則可出現手部的腫脹、發冷、蒼白及刺痛感;嚴重者可出現手指發紺,甚至手指尖端壞疽樣改變。
(5)Adson征:陽性具有診斷意義,但陰性時亦不能否定診斷。其檢查方法為:患者端坐于凳上,做深呼吸,并維持在深吸氣狀態;囑患者仰首,向對側轉頭;檢查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頜(頦部),另手摸著橈動脈;之后,讓患者用力回旋下頜,并與檢查者的手對抗,此時如誘發或加重神經癥狀,或橈動脈搏動減弱、消失,則為陽性。
1.一般臨床特點 以20歲以上的女性青年為多見,好發于右側。
2.起病癥狀 主要表現為尺神經或正中神經受累及血供受阻的手部癥狀。
3.臨床檢查 可根據鎖骨上窩處的變異、壓痛,以及加壓試驗、Adson征的檢查結果等作出初步判定。
4.X線平片 可清晰地顯示長短不一的頸肋畸形或第7頸椎橫突過長等。

1.周圍神經炎 本病臨床癥狀較局限,主要表現為神經末梢癥狀,以尺神經炎為多見。因不具備鎖骨上窩處飽滿、壓痛以及加壓試驗與Adson征陽性等,易于鑒別。
2.前斜角肌綜合征 系因前斜角肌本身肥大、攣縮而將第1肋骨上提,以致引起臂叢及鎖骨下動脈受壓。兩者的臨床表現基本一致,但本病患者鎖骨上窩外觀基本正常,且于X線平片上無頸肋畸形可見。因兩者的治療原則基本一致,所以勿需一定鑒別。
3.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尤其是下位頸椎骨刺增生使第7、第8頸神經受累時,可以引起與頸肋畸形相似的癥狀。但兩者的體征及X線平片所見截然不同,易于鑒別。
4.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癥 雖可引起手部神經癥狀,但因發病較急,頸部癥狀明顯,無鎖骨上窩癥狀,且X線平片無頸肋可見,易于鑒別。對個別鑒別困難者,可行MRI檢查。
5.風濕癥 頸肋畸形常因上肢關節癥狀而被誤診為風濕癥,尤其是在偏遠及農村地區。實際上,根據兩者各有的特點易于鑒別。
6.其他 主要應與引起臂叢及鎖骨下動脈受壓癥狀的各種疾患相鑒別,包括各種血管疾患、肩周炎、上肺溝腫瘤、腕管綜合征、乙醇(酒精)中毒及糖尿病等。

推薦藥店

同仁堂

頸肋畸形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頸肋畸形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頸肋畸形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頸肋畸形找醫生

更多 >
  • 劉凱 劉凱 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
    整形外科
  • 宣桂林 宣桂林 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骨科
  • 洪波 洪波 主任醫師
    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
    骨科
  • 林江凱 林江凱 主任醫師
    重慶西南醫院
    神經外科
  • 王玉林 王玉林 主任醫師
    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骨科
  • 韓衛國 韓衛國 主治醫師
    濱州市濱城區市立醫院
    外科
  • 王發旺 王發旺 主治醫師
    上蔡縣人民醫院
    外科

頸肋畸形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