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松毛蟲性骨關節炎

松毛蟲性骨關節炎

1.潛伏期 一般于接觸松毛蟲或其污染物1~3天后發病。個別患者潛伏期較長,最長可達48天。
2.全身癥狀 患者全身癥狀大多較輕,或沒有全身癥狀??捎邪l熱,多在37.5~38.5℃之間,個別可達39℃。此時可有畏寒、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及食欲減退等癥狀,并于2~3天后漸消退。區域淋巴結腫大,可移動,有壓痛,于起病后10~20天時逐漸消退。局部皮膚一般無潰破。
3.局部癥狀 身體暴露部分容易發病,這與直接接觸有關。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是手、足、腕、踝等處,但也可發生于頭頸、眼、耳郭、胸、脊椎旁、臀部及會陰處,少數患者可蔓延至全身。根據病變的侵襲范圍和表現形式不同,一般分為以下四型:
(1)骨關節型:本型發病率較高,占55%以上,且危害大,若治療不當,常易殘留功能障礙,甚至導致病廢。其發病部位多為四肢顯露的小關節骨端。以單關節發病較常見,且不對稱,僅30%的患者為多關節發病,或表現為一個關節癥狀消退后,另一關節又發病。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有時疼痛嚴重難忍,可呈持續性刺痛;有時呈陣發性加劇,夜間尤重,影響睡眠。局部呈非凹陷性腫脹,關節遠端肢體腫脹。表面皮膚潮紅,溫度升高,局部有甚敏感的壓痛點。關節活動時疼痛加重。本型患者常有全身癥狀及區域性淋巴結腫大。大關節出現的癥狀一般比小關節重。病情常遷延數月或數年,約有1/5的病例有復發傾向。本型在后期可形成關節畸形強直,并伴有關節近側肌肉萎縮,以致嚴重影響功能。
(2)皮炎型:較前者少見,僅占25%左右,局部表現為灼熱、奇癢、疼痛,多發生于四肢暴露部位,如手、足、指縫等處,少數發生于頭或軀干。局部皮膚溫度升高、潮紅,以不同類型的斑丘疹為主。有的似蕁麻疹,患者指縫間可有水皰。皮疹多呈簇狀或片狀密集分布,不對稱。1/3的病例有局部淋巴結腫大。經治療后,于2~5天內退疹痊愈;少數病例可遷延數月,形成慢性皮炎。一般無全身癥狀,且少有復發者。局部可殘留皮膚色素沉著;局部搔抓可使病變擴大,或繼發感染。
(3)腫塊型:發病率最低,約占5%,常在四肢或腰骶椎兩旁及會陰部形成局部硬結,伴疼痛,無明顯邊界,以單發為多。腫塊逐漸增大,于10~30天達高峰,隨后液化,有波動。局部穿刺可抽出黃綠色黏稠的膠狀液,或呈血性。抽液后局部癥狀可緩解,但易復發。穿刺液培養常無細菌生長。此型多伴有較重的全身癥狀,病程較長,為1~3個月。
(4)混合型:為上述三種類型的不同形式的合并存在,占總數的5%~15%。視地區不同,感染次數不同,其比例可不一。
一般多無困難。在暴發性流行季節和地區,可根據松毛蟲及其污染物接觸史,以及皮膚、骨關節的局部表現,作出診斷。

 

對散在發病或接觸松毛蟲史不清楚者,則需與類風濕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等作鑒別診斷。此時可根據典型松毛蟲接觸史(對接觸史明確者適用)、皮膚與軟組織病變特征、骨關節的X線表現以及關節液檢查等作出診斷。

推薦藥店

同仁堂

松毛蟲性骨關節炎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松毛蟲性骨關節炎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松毛蟲性骨關節炎找醫生

更多 >
  • 羅 齊 羅 齊 副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骨科
  • 周京華 周京華 副主任醫師
    北京積水潭醫院
    中醫科
  • 韓德韜 韓德韜 主任醫師
    福建省立醫院
    骨科
  • 唐進 唐進 主任醫師
    湖南省兒童醫院
    骨科
  • 趙恒立 趙恒立 主任醫師
    煙臺市中醫醫院
    風濕免疫科
  • 譚慶遠 譚慶遠 主任醫師
    煙臺市中醫醫院
    骨科
  • 孟慶珍 孟慶珍 副主任醫師
    合肥市濱湖醫院
    中醫科
  • 張立中 張立中 副主任醫師
    南京市中心醫院
    康復醫學科

松毛蟲性骨關節炎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