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冷球蛋白血癥腎損害

冷球蛋白血癥腎損害

1.冷球蛋白血癥的基本類型 分為3種:
(1)單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癥(Ⅰ型):免疫球蛋白中以IgM為最多見,依次為IgG、IgA及輕鏈蛋白。常見于多發性骨髓瘤及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占50%),其他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及少數自身免疫性疾病(占25%),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癥約占25%。這型最常見于造血系統的惡性疾病?;颊哐邪准毎嫈禃e誤的增加,這是因為大聚合物的形成。在37℃時紅細胞沉降率比在室溫下快。C4的濃度比C3明顯降低。
(2)單克隆-多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癥(Ⅱ型):血清中含有一種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具有抗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活性,此種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多為IgM,其次為IgG及IgA,故構成IgM-IgG型、IgG-IgG及IgA-IgG型免疫復合物。多見于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及其他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60%~70%),自身免疫性疾病(30%)及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癥者占10%。這型常與腎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病毒或細菌,特別是丙型肝炎病毒)有關,在伴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冷球蛋白和腎沉淀物中發現抗丙型肝炎病毒抗體、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丙型肝炎病毒RNA。干擾素α的治療可暫時改善其臨床癥狀。據估計,50%~75%的患者有潛在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3)多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癥(Ⅲ型):血清中含有兩種或以上的克隆Ig,構成IgM-IgG、IgM-IgG-IgA等復合物。多見于慢性感染(如HCV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30%~50%),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10%~15%),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癥者占40%。Abrahamian等經病例對照分析發現,HCV陽性的肝移植者,20%合并有Ⅲ型冷球蛋白血癥,臨床常見有紫癜和腎小球腎炎,病理為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2.冷球蛋白血癥的臨床表現
(1)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癥以青年人及中年人為多見,女性較男性略多。當患者遇寒冷體表溫度降低,肢端血管中的冷球蛋白發生沉淀或呈膠凍狀,堵塞了毛細血管,并使血管壁發生缺血性壞死及血管痙攣,皮膚出現紫癜及寒冷性蕁麻疹為最多見,部分病人可出現雷諾現象。病人可有關節痛、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周圍神經炎(如感覺異常及麻木)及血管炎綜合征等。個別患者可有冷球蛋白血癥性小腿潰瘍,主要是由于皮膚的血管炎所致。
(2)腎損害的臨床表現:急性腎損害多見于Ⅲ型冷球蛋白血癥,癥狀似急性腎小球腎炎,部分病人呈急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損害多見于Ⅱ型冷球蛋白血癥,以持續性無癥狀性蛋白尿和血尿及腎病綜合征為主要表現。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后期發展至慢性尿毒癥。
首先應肯定血中冷球蛋白是否增高,作出冷球蛋白血癥的診斷,臨床上出現皮膚紫癜及蕁麻疹,或有雷諾現象、關節痛,肝、脾、淋巴結腫大及周圍性神經炎等表現,可確定冷球蛋白血癥診斷。之后,可進一步作出分型;結合臨床及化驗查明病因,再作出原發性和繼發性冷球蛋白血癥的診斷。如伴有腎損害,應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及腎活檢情況診斷本病。

1.與腎小球疾病相鑒別 早在1975年McIntosh等在75例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及16例非鏈球菌感染后急性腎小球腎炎病人,在發病1個月內的血清中查到冷球蛋白,腎小球沉積物主要為IgG-C3或IgG-IgM-C3,1例含有纖維蛋白原。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Ⅰ型中有20%~50%血清冷球蛋白陽性,C3多數正常。此外有人發現在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病人的血清中存在IgM-IgG或IgM-IgA。
2.原發性與繼發性冷球蛋白血癥進行鑒別 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癥是指血中存在冷球蛋白,但無明顯的病因可尋,繼發性冷球蛋白血癥患者具有明確的病因。
除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及其他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之外,如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舍格倫綜合征、分流性腎炎、壞死性血管炎及類風濕性多關節炎等部分病人血清中也可存在冷球蛋白。這些疾病均可引起腎損害,且在病損處證實有冷球蛋白。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冷球蛋白血癥腎損害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冷球蛋白血癥腎損害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