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青年上肢遠端肌萎縮

青年上肢遠端肌萎縮別名:平山病

典型的表現為青春早期隱襲起病,且以男性多見,無明顯原因,上肢遠端肌肉無力,可累及手及前臂尺側肌肉,隨病變進展逐漸出現相應肌群萎縮,多為單側損害,部分也可表現為不對稱性雙側損害。一般在發病后2~3年內,病情停止并可漸漸緩解。
多數病人有“寒冷麻痹”,即暴露在寒冷環境中無力癥狀明顯加重;束顫安靜狀態多不出現,但在手指伸展時常發生;患者受累肢體腱反射正?;蚺伎傻拖?,通常無疼痛、麻木等感覺障礙表現,也無錐體束征、括約肌功能障礙等。
本病在起病后數年內一度緩慢進展,臨床易與肌萎縮側索硬化或脊髓進行性肌萎縮等運動神經元病混淆,但絕大多數患者在以后5年內病情可自然中止,預后與運動神經元病明顯不同。后者雖然受累肌肉分布廣泛且兩側對稱,但一般至少要隨訪觀察1~3年,確切證實病情穩定不再進展時,方能完全排除。
本病病程良性,無感覺障礙,也無腱反射異常,但受累局部肌肉可有細小肌束顫動,肌電圖顯示神經源性損害。
向井等(1985)發現14例下頸部至上胸部脊髓有局限性萎縮,并且患者頭前屈時,該部硬膜囊顯著牽拉致使頸髓過度伸展、受壓,從而發生血循環障礙,故稱本病為“屈頸性脊髓病”。
國內李作漢等(1994)報道22例,根據肌電圖檢測,受累肌肉27%有病理纖顫電位正銳波,64%有多相波增多,86%有平均電位時限延長,91%有平均電位增高,64%有募集形式的單純相以及部分患者運動傳導速度減慢,而感覺傳導速度正常,認為脊髓前角細胞尤其是頸下段者受損最有可能。
本病診斷主要根據發病年齡為青年,受累部位多為單側上肢遠端手部肌肉,肌電圖呈神經源性損害且病程良性可自行停止。

 

初期應和脊髓性肌萎縮癥鑒別。尚應注意和多種頸椎疾病所致的神經損害相鑒別。

推薦藥店

同仁堂

青年上肢遠端肌萎縮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青年上肢遠端肌萎縮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青年上肢遠端肌萎縮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青年上肢遠端肌萎縮找醫生

更多 >
  • 林建華 林建華 主任醫師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骨科
  • 張文明 張文明 主任醫師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骨科
  • 李豪 李豪 主治醫師
    海南邊防總隊醫院
    康復醫學科
  • 黃富國 黃富國 住院醫師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
    骨科

青年上肢遠端肌萎縮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