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外科   >  外傷性乳房脂肪壞死

外傷性乳房脂肪壞死別名:乳房創傷性脂肪壞死

病人常因發現乳房內腫塊而就診,平均出現癥狀到治療時間為幾個月到數年。本病多發生于右側乳房,主要臨床癥狀有:
1.乳房皮膚改變 創傷后淤血斑,往往在受損傷的乳房局部出現淤血斑,局部皮膚可發紅。外傷史及乳房局部皮膚發紅,對本病診斷有很大幫助。
2.患側乳房疼痛 多數病人乳房局部疼痛不明顯,或者不痛。這種無痛性腫塊是本病的特點之一,多數因病史長而遺忘之故。
3.堅實感及皮膚粘連 受傷較表淺時,有70%左右病人的局部皮膚與腫塊粘連,這種堅實腫塊與皮膚粘連的表現,為乳頭凹陷、乳頭退縮或朝向改變,頗似乳房的惡性腫瘤(但不會出現皮膚水腫和典型“橘皮征”)。診斷時必須同乳腺癌鑒別。
4.乳頭凹陷 如腫塊位于乳頭周圍之皮下脂肪內,由于病變的纖維化牽拉乳頭,可產生乳頭回縮。此種表現是常與癌混淆的體征之一。
5.類感染表現 乳房脂肪壞死的另一種表現很像膿腫。多無明顯的外傷史和皮膚淤青癥,其最初的表現為局部的紅、腫、熱、痛現象,在乳暈區或其附近的皮膚下可觸及一腫塊,并有波動感。切開皮膚后可見皮下有一表淺囊腫,囊內含有陳舊血液或灰黃色的稠厚壞死組織,切片檢查時可見囊壁僅為脂肪壞死。此種病變大多發生在肥胖婦女的下垂乳房中,它與哺乳無關,并非一般的急性乳房膿腫。
6.腋窩淋巴結腫大 部分病人由于炎癥的刺激可伴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觸之甚硬,甚至疑為癌轉移。
本病好發于身體肥胖、乳腺下垂、3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外傷、手術及炎癥史等。絕大多數可觸及乳房腫物,腫塊可呈圓形或橢圓形。約1~6cm,質地堅韌,表面光滑,有的呈波動感,也有呈不整型腫塊,界限不清,有的輕度壓痛或表面皮膚局限性凹陷,應注意與乳癌鑒別。乳房內腫塊往往呈無痛性或輕微疼痛,無持續增長現象,無轉移性。乳頭的偏位或回縮現象是腫塊位于乳暈區,病變的纖維化牽拉所致,亦應注意與乳癌鑒別。個別病例的腋窩淋巴結腫大是慢性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的反應性增生。

 

外傷性乳房脂肪壞死較易誤診,誤診率有文獻報道達82.9%,其主要原因是脂肪壞死臨床較少見,醫師對其缺乏認識;脂肪壞死缺乏特征性的臨床表現,不同的病理改變時期,臨床表現復雜多樣,腫塊的多形性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易與乳房良、惡性腫瘤混淆;缺乏有價值的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等。故須與相關病變加強鑒別才能作出診斷。
1.乳腺癌 乳癌的腫塊多為不規則形,邊界不清晰,少數呈球形或扁圓形,可出現乳頭抬高、凹陷、指向改變,皮膚橘皮樣改變,腋淋巴結常腫大。而乳房脂肪壞死腫塊邊界相對較清,腫塊表淺,雖與皮膚有粘連,但與深層組織無關,也不會固著于胸壁,不會出現皮膚橘皮樣改變,淋巴結偶有腫大。乳腺癌合并有乳房脂肪壞死,原發乳腺癌外傷后皮膚出血瘀斑而被誤診為脂肪壞死,經詳細詢問病史,證實腫塊發生于乳房外傷之前,乳房皮膚同時伴有桔橘樣水腫時,則利于乳癌診斷。
2.乳房膿腫 乳房膿腫表現為乳房紅腫、熱、痛,伴有全身癥狀,發熱、寒戰。膿腫較深,切開后有膿液流出,而乳房脂肪性壞死膿腫較表淺,切開后流出液化的脂肪或陳舊性血性液體,或有臭味的黏稠壞死物?;灴捎邪准毎龆?。
3.乳房導管擴張癥 本病無乳房外傷史,發病部位多在乳暈區,早期可有乳頭溢液,可以出現乳房腫塊并與表面皮膚粘連,腫塊有疼痛及壓痛,病人可發熱,晚期隨腫物增大可出現乳頭內陷或橘皮樣改變。切面不見油囊,病理學檢查導管擴張,管壁增厚纖維化,但無導管上皮細胞增生現象,導管周圍組織中有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
4.積乳囊腫 多發生在妊娠、哺乳期或斷乳后,發病前患乳可能有炎癥,外傷或手術史,腫塊呈橢圓形或圓形,邊界清楚,光滑有彈性,活動度較大。腫物多位于乳暈區附近,X線檢查顯示輪廓清楚,密度較低而又均勻的囊腫。超聲檢查也顯示病變為囊性,腫物穿刺抽出新鮮乳汁或黏稠的乳酪樣物,即可確定診斷。
5.復發性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 本病特征性改變是皮下反復出現硬結,硬結出現時常有發熱。硬結可以是孤立的,也可以是融合性的,且常有疼痛及觸痛。病變一般位于四肢及軀干,但亦可發生在婦女乳房,隨著病程發展,硬結可發生液化,表面皮膚青黑色,稍隆起于體表,有波動。穿刺可抽出棕黃色油狀液體,以后吸收并發生纖維化,而牽拉皮膚,遺留一杯狀凹陷。根據病史及病變進展過程,兩者是不難區別的。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外傷性乳房脂肪壞死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外傷性乳房脂肪壞死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外傷性乳房脂肪壞死找資訊

暫無相關資訊!

外傷性乳房脂肪壞死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