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遺傳性蛋白S缺陷癥

遺傳性蛋白S缺陷癥

  故本癥的臨床表現與PC缺陷癥相似。血栓形成以靜脈血栓為多見。靜脈血栓主要累及下肢靜脈,也可累及內臟靜脈,且較PC缺乏者為多見,如可累及腎靜脈、脾靜脈、腸系膜靜脈等。30%的患者發生肺栓塞。本病較少發生動脈血栓。與PC缺陷癥相同,可有新生兒暴發性紫癜和雙香豆素皮膚壞死等特征性表現。

1.診斷方法 確診需依靠實驗室檢查,主要是測定PS的活性和含量。PS活性測定常用凝固法,PS含量測定常用ELISA或乳膠法。
2.診斷標準和依據 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張之南主編的《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一書中根據國內外有關參考文獻擬定的診斷標準如下。
(1)血栓形成或無癥狀:以靜脈血栓形成多見,部位在股靜脈、腓靜脈、脾靜脈、腸系膜靜脈或肺栓塞。動脈血栓形成少見,在年輕患者發病。
(2)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3)純合子型與雜合子型:純合子型血漿PS含量下降較雜合子型嚴重。
(4)血漿總PS和(或)游離PS含量下降或正常,與類型有關。
(5)血漿PS活性下降。
(6)分型見表1。
3.診斷評析
(1)在歐美國家,靜脈血栓的病因主要是因子Ⅴ Leiden變異所致的APC-R。但在中國人群中,APC-R的發生率極低,且并非由因子Ⅴ Leiden變異所致,靜脈血栓的病因以抗凝蛋白缺陷為主,包括抗凝血酶、PC、PS缺陷,尤以PS缺陷癥的發生率為高。北京協和醫院白春梅等的研究提示,在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中PS缺陷占14.9%,臺灣和香港分別為32.9%和21.3%。這提示中國人群中靜脈血栓的病因與歐美國家不同,PS缺陷可能是最常見的原因。
(2)與遺傳性PC缺陷癥相似,大多遺傳性PS缺陷者一生中并不發現血栓,故病史和家族史的診斷意義相對較小,診斷主要需通過實驗室檢查。因此,實驗方法必須可靠,最好根據2次取血的測定結果進行診斷。各實驗室應建立自己的正常值,不宜照搬文獻發表的或其他實驗室的正常參考值。
(3)測定PS活性主要測定游離:PS活性,一般多采用凝固法,其主要缺點是重復性差、受FⅤ Leiden突變的影響及標本的凍融可產生PS活性假性降低,在分析結果時均應予以考慮。另外,與PC相同,PS也屬于維生素K依賴性蛋白。因此,口服華法林也會影響其實際水平。
(4)從分型標準可知總PS含量、游離PS含量和PS活性在各型中是不同的,所以在診斷本癥時,應同時測定此3項參數。

診斷遺傳性PS缺陷癥需首先排除各種繼發性PS缺陷,如肝病、腎病、糖尿病、急性炎癥、DIC、妊娠,以及使用避孕藥、華法林、門冬酰胺酶和雌激素時PS含量均可降低。急性炎癥和DIC中,PS含量與活性均降低。
遺傳性PS缺陷癥還應與其他抗凝蛋白(抗凝血酶、PC)缺陷及抗活化的蛋白C癥(APC-R)相鑒別。另外,部分患者可合并蛋白C缺陷、APC-R、PAI-1過多癥,或伴有抗心磷脂抗體,應注意除外。

推薦藥店

同仁堂

遺傳性蛋白S缺陷癥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遺傳性蛋白S缺陷癥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遺傳性蛋白S缺陷癥找醫生

更多 >
  • 翁蘭英 翁蘭英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婦科

遺傳性蛋白S缺陷癥找醫院

更多 >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