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傳染科   >  姜片蟲病

姜片蟲病別名:布氏姜片蟲病

姜片蟲病

 (一)發病原因
1.形態學 成蟲扁平肥大,生活時呈肉紅色,形似鮮姜之切片故得名。蟲體長20~75mm,寬8~20mm,厚約2~3mm,為寄生于人體的最大吸蟲。成蟲有口、腹吸盤各一個。成蟲雌雄同體,子宮中充滿大量蟲卵。蟲卵呈橢圓形,淡黃色,大小為(130~140)μm×(80~85)μm,是人體中最大的蠕蟲卵,卵殼薄而均勻,一端具有不十分明顯的卵蓋,近卵蓋端有一尚未分裂的卵細胞,周圍有20~40個卵黃細胞
2.生活史 成蟲吸附在終宿主人或豬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上,同體受精或異體受精后,受精卵隨糞便排出體外,每條成蟲可產卵15000~20000個/d。蟲卵隨糞便入水,當溫度適宜時,卵內細胞分裂發育為成熟毛蚴。受光線照射毛蚴從蟲卵孵出,進入中間宿主扁卷螺后,經發育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從螺體不斷逸出,吸附在周圍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囊蚴在潮濕情況下生命力較強,但對干燥及高濕抵抗力較弱,當中宿主吞食囊蚴后,在小腸經腸液作用囊壁破裂,尾蚴逸出,吸附在小腸黏膜上吸取腸腔內營養物質,經1~3個月即可發育成成蟲。成蟲在人體內壽命為4~4.5年。在豬體內約為1年。
(二)發病機制
姜片蟲的吸盤肌肉發達,吸附力強,可致被吸附的小腸黏膜及附近組織炎癥、點狀出血、水腫及潰瘍膿腫形成。吸附部位常有大量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黏膜上皮細胞分泌大量黏液,病變嚴重腸壁可有出血。蟲體附著在宿主的腸壁,攝取腸道營養物質,并遮蓋腸壁黏膜,妨礙腸道的吸收和消化,可致腸功能紊亂而發生營養不良。蟲體的代謝產物、分泌物可引起宿主病態反應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病變嚴重程度多與寄生蟲宿主體內蟲數有關,一般為數條至數十條,個別嚴重者可達數百條。甚至千條。大多蟲體可成團堵塞腸壁形成腸梗阻。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姜片蟲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姜片蟲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相關藥品推薦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