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傳染科   >  片吸蟲病

片吸蟲病別名:肝片吸蟲病

片吸蟲病

(一)發病原因
肝片形吸蟲蟲體大小(2.0~5.0)cm×(0.8~1.3)cm,背腹扁平,似葉形,呈深紅褐色。體前端呈圓錐狀突起,稱為頭錐,頭錐后蟲體驟寬稱為肩峰??谖P較小,位于蟲體頂端,腹吸盤略大,位于頭錐基部。蟲卵甚大(130~150)μm×(63~90)μm,橢圓形,淡黃褐色,卵殼薄,分兩層。一端有小蓋。卵內充滿許多卵黃細胞。
肝片形吸蟲的生活史:在終宿主肝膽管內成蟲產卵,隨膽汁進入腸道,混于糞便中排出體外,在22~26℃水中,經9~14天發育為含毛蚴卵,并迅速鉆入錐實螺,在螺體內經胞蚴和雷蚴兩代發育成尾蚴,其后從螺體逸出,在水面下浮游,當接觸動物體(植物或腐生物)后脫去尾部,形成囊蚴,附于水中物體上(如水草),其體形頗似草帽狀。當宿主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后,囊蚴經小腸消化液脫囊后,逸出后成為尾蚴,經腸壁進入腹腔發育為童蟲。在腹腔約48h,童蟲鉆破肝被膜進入肝實質中,以肝組織為營養繼續發育,在肝內游走約6周后最終進入肝膽管中寄生,約經4周發育為成蟲。自感染囊蚴到糞便中找到蟲卵,最短10~11周,每條成蟲每天可產卵約20000個。成蟲在人體內壽命可達12年。
(二)發病機制
肝片吸蟲對人體的損傷大致可分為童蟲和成蟲兩方面。早期童蟲穿過腸壁進入腹腔,在此過程中可破壞組織,在蟲道上留有出血灶。童蟲在肝實質中移行時,以肝細胞為食,損傷肝組織。隨著童蟲的發育,肝損傷更為廣泛,可出現纖維蛋白性腹膜炎。肉眼可見肝臟明顯充血,其間布滿乳白花紋(硬結部分)。鏡檢可見肝損傷處充滿肝細胞殘片,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肝組織表面偶有小膿腫,膿腫內充滿嗜酸性粒細胞及大量的夏-雷結晶。童蟲在肝內游走約6周后進入膽管中寄生并發育為成蟲。成蟲寄生在膽管內,使管腔明顯增大,突出于表面。蟲體的吸盤及皮棘等機械性刺激,可引起炎癥性改變,并易致繼發性感染而引起細胞性膽管炎或肝膿腫。蟲體能產生大量的脯氨酸,可誘發膽管上皮增生,因此成蟲引起的主要病變是膽管炎癥及上皮增生,致使膽管管腔變窄,管壁增厚,膽管周圍亦有纖維組織增生。嚴重者可見較大的膽管也有慢性阻塞及膽汁淤積,從而發生膽汁性肝硬化。

 

推薦藥店

同仁堂

片吸蟲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片吸蟲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片吸蟲病找醫生

更多 >
  • 茹清靜 茹清靜 主任醫師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肝病
  • 裘云慶 裘云慶 主任醫師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傳染科

片吸蟲病找醫院

更多 >

相關藥品推薦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