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小兒科   >  小兒利斯特菌病

小兒利斯特菌病別名:小兒李氏桿菌病

小兒利斯特菌病

(一)發病原因
單核細胞增多性利斯特菌病為革蘭陽性桿菌,兼性厭氧,無芽孢。長1~3μm,有鞭毛及動力。在多種培養基中生長,耐堿不耐酸。最適宜的培養溫度為35~37℃,低于4℃生長較差,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不產氣,過氧化氫酶陽性,甲基紅及V-P反應陽性。在含血清的葡萄糖蛋白胨水中能形成粘多糖莢膜。在血瓊脂平板上可產生溶血環。在腦脊液標本中成對排列,形如球菌,可誤為肺炎球菌。當革蘭染色過度脫色其形狀又如流感桿菌,有時與類白喉桿菌也極易混淆,則需按其生化特性等作鑒別。
(二)發病機制
病菌自胃腸道侵入后,由小腸微絨毛的上皮細胞內攝作用所攝取,感染巨噬細胞,并隨巨噬細胞播散至全身。李斯特菌可產生溶血素,后者可與細胞膜的膽固醇結合,并引起巨噬細胞的死亡。病菌和結核分枝桿菌、沙門菌相似,是細胞內寄生菌,可以在單核-巨噬細胞內繁殖,多種因素能影響李斯特菌在細胞內生長及致病,如鐵化合物、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歧化酶、細菌表面成分及溶血素等。宿主對這類細菌的殺滅作用主要依靠細胞免疫。實驗證明,小鼠感染李斯特菌后,在脾臟和局部淋巴結引起T細胞的母細胞轉化和繁殖。這種細胞如被動轉移至正常小鼠,可使后者抵抗李斯特菌的致死性感染;而血清則不能被動轉移抗病能力。T細胞的特異保護能力依賴于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在致敏的T細胞作用下,可迅速動員至炎癥部位,吞噬致病菌,并增強殺滅致病菌的能力。動物實驗還證明,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或)細胞毒藥物可有效地抑制細胞免疫,使受小劑量李斯特菌感染的動物死亡?! ?br /> 孕婦受染后本身病情很輕,但如通過胎盤或產道傳播給胎兒或新生兒時,常引起后兩者嚴重感染。胎兒病理檢查可見全身各臟器有播散性、多發性針尖大小黃白色小膿腫,在肝臟最為顯著,其次為脾、腎上腺、肺、胃腸道、中樞神經系統等。鏡檢有壞死灶和大量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壞死區及其周圍可發現革蘭陽性桿菌。腦膜炎患者尸檢所見為化膿性軟腦膜炎和室管膜炎,常伴有脾充血腫大,肝、腎上腺和肺有局灶性壞死和炎癥。

 

推薦藥店

同仁堂

小兒利斯特菌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小兒利斯特菌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小兒利斯特菌病找醫生

更多 >
  • 肖榮玲 肖榮玲 副主任醫師
    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小兒科

小兒利斯特菌病找醫院

更多 >

相關藥品推薦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