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庫大全   >  內科   >  繼發性白血病

繼發性白血病別名:治療相關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

繼發性白血病

(一)發病原因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繼發性白血病的發生與原發病治療方案、原發病的類型、疾病的持續時間密切相關。繼發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econdary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SAML)發生的危險性取決于治療方案:①化療(伴或不伴放療)危險性高,單獨放療危險性最低;②全身照射比大劑量局部照射的危險性高;③患者或實驗動物接受治療的強度與白血病發生的危險度之間存在正相關。繼發性白血病發生的危險程度與原發病類型的關系尚無法估計,有報道主要原發病類型為:①血液?。喊ɑ羝娼鸩?HD)、多發性骨髓瘤(MM)、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和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也包括上述疾病造血干細胞移植后;②非血液?。喝橄侔?、卵巢癌、睪丸癌等。繼發性白血病病因與以下因素有關。
1.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有明確增加人類及實驗動物發生AML的危險性。廣島核爆炸產生的400cGy以下的核輻射導致白血病發生率大約為2例/(106人·年·kg),而接受300~1500cGy脊髓照射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白血病發生率與之相同;從事臨床放射職業人員和接受放射治療患者的流行病調查以及小劑量慢性照射在實驗動物可致白血病的結果表明,放療與繼發性白血病發生關系直接而密切。最近,關于霍奇金病的研究表明,接受單純放療的患者比接受單純化療的繼發性白血病發生率低;大劑量局部放療比全身放療所致繼發性白血病發生率低得多;大劑量放療比小劑量多次放療致繼發性白血病發生率低,后者已被小劑量慢性照射實驗動物致繼發性白血病的實驗結果所證實,大劑量照射對骨髓細胞有致死作用,而小劑量照射更易導致非致死性骨髓損傷及突變發生。
2.化療藥物
(1)烷化劑:包括氮芥(nitrogenmus-tards)、苯丁酸氮芥(瘤可寧)、環磷酰胺、美法侖(馬法蘭)、白消安、丙卡巴肼(甲基芐肼)、亞硝脲類烷化劑如卡莫司汀(BCNU)、洛莫司汀(CCNU)、司莫司汀(MeCCNu)等。烷化劑是最強的致白血病藥物,其致白血病發生的機制是以不同方式作用于DNA導致DNA復制停止、基因突變、染色體丟失,同時,導致部分細胞死亡。85%的繼發性白血病患者曾接受烷化劑的治療,各種烷化劑引起繼發性白血病的發生率各異,其中,65%的繼發性白血病患者接受過環磷酰胺、美法侖、苯丁酸氮芥的治療。研究表明美法侖致白血病作用可能比環磷酰胺強,這說明烷化劑之間致突變作用存在差異。
(2)拓撲異構酶Ⅱ抑制劑:
①鬼臼毒素類藥物:最具代表的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和替尼泊苷(Teni-poside,VM26)。鬼臼毒素類是一類非插入性的DNA拓撲異構酶Ⅱ(TopoⅡ)的強抑制劑,它作用于TopoⅡ,使TopoⅡ與DNA以共價鍵結合形成穩定的“藥物-酶-DNA”三元復合物,阻礙TopoⅡ對DNA雙鏈再連接,導致DNA缺失和重排,染色體斷裂和姐妹染色單體交換。實驗證明,VP-16致繼發性白血病缺乏劑量依賴性和劑量累積的依據,白血病的發生與治療方案選擇以及患者自身因素與藥物的相互作用所致的可能性更大。
②蒽環類藥物:如阿霉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米托蒽醌和阿克拉霉素等,這類藥物通過形成穩定的拓撲異構酶Ⅱ-DNA復合體,抑制DNA修復導致DNA單鏈和雙鏈的斷裂,阻止DNA和RNA的合成。它們是治療ALL、NHL、睪丸癌的主要藥物,常需聯合應用烷化劑或放射治療,因此,尚不能明確蒽環類藥物單獨應用是否致繼發性白血病發生。近幾年來,隨著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治療成功,APL治療后繼發性白血病病例已報道10余例,考慮與使用蒽環類和VP-16等藥物有關。
3.其他藥物 乙雙嗎啉和Razoxane這兩種藥物屬于疫抑制劑,能抑制DNA的合成,容易引發白血病,長期應用發現其致白血病作用,國內已報道多例。
4.非治療性物質 包括苯及苯的衍生物、汽油、有機溶劑、殺蟲劑、染發劑、砷劑、涂料等,長期接觸苯的人群繼發性白血病的發生率比對照組高出20倍,中位發病時間9.7年,其中發生急性白血病前6個月~6年有全血細胞減少。
(二)發病機制
繼發性白血病的發病機制尚未闡明,許多研究證明多重作用導致繼發性白血病的發生和發展。
1.DNA序列及DNA調控異常 所有烷化劑和電離輻射是強致突變劑,它們的致突變作用可能與其致癌性及細胞毒作用有關。研究證明:繼發性白血病累及許多基因,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及抑制凋亡是白血病發生的重要機制。由于DNA的遺傳信息改變導致白血病發生的危險性增加,它們可引起許多類型的染色體異常,包括染色體斷裂、復雜重排、染色體部分或全部丟失。由于化學致癌劑和放射線的作用,使位于染色體可遺傳變異區的癌基因表達增加,通過DNA點突變和DNA修飾或通過染色體的重排,從而改變細胞癌基因調控,使造血干細胞染色體斷裂或重排,產生異常的功能蛋白質,如ras,myc和c-fms等。許多t-MDS/AML患者存在不平衡染色體改變可使染色體部分或全部丟失,事實證明,在丟失區可能存在某種抑癌基因。拓撲異構酶Ⅱ抑制劑所致的t-MDS/AML中常累及21號染色體轉錄因子CBFα2(AMlL-1),此處最易出現易位,并累及8、12、3號染色體。MLL(myeloid-lymphoid leukemia)基因是調節果蠅trithorax基因,與人類同源的基因,MLL基因在控制早期造血干細胞分化上起著重要作用。業已證實,累及11q23染色體易位有20余種,如VP16誘導帶有MLL基因的t(9;11)易位,產生的新的融合基因直接引起明顯的生長失控和白血病發生。具體比較見表1。
2.遺傳易感性 通過對高發白血病傾向的遺傳性疾病研究發現,這類患者對于紫外線和化學致癌劑(如烷化劑)的致突變作用十分敏感,這是由于其DNA修復功能缺陷,如Fanconi貧血,Bloom綜合征及Kostmann粒細胞缺乏癥。這類疾病易發生白血病的可能原因是存在某個與白血病遺傳易感性有關基因雜合子。如Li-Fraumeni綜合征患者帶有p53腫瘤抑癌基因胚胎突變的雜合子,這些患者的白血病發生率增加。

 

推薦藥店

同仁堂

繼發性白血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繼發性白血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繼發性白血病找醫生

更多 >
  • 史斌 史斌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血液科
  • 白硯霞 白硯霞 主任醫師
    北京積水潭醫院
    血液科
  • 邱仲川 邱仲川 主任醫師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血液科
  • 陳珮 陳珮 主任醫師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血液科
  • 陳姣 陳姣 副主任醫師
    四川省人民醫院
    血液科
  • 黃曉兵 黃曉兵 副主任醫師
    四川省人民醫院
    血液科
  • 王勁 王勁 副主任醫師
    重慶大坪醫院
    血液科
  • 周開沼 周開沼 主任醫師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血液科

繼發性白血病找醫院

更多 >

相關藥品推薦

国产在线不卡最新精品网站-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乡